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兴战事(四)(2 / 2)

日不落盛唐 月影微凉 2455 字 2019-06-15

随着那名汉子的吼声传出去很远的距离,一支声势浩大的车队缓缓的开始行进离开了武威郡城。正如那名汉子所说的那样,这支车队上所装载的都是满满的粮食。而这些粮食正是李文渊给薛举的谢礼,以答谢薛举此次出兵帮助自己救援武威郡的。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即使薛举和李文渊的交情如何的深厚,此时涉及到公事的时候,双方还是都默认一码归一码的。毕竟现在他们两个人都不再是单打独斗的了,需要考虑周全自己合伙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

送走的运粮的车队之后,李文将此事写成文书的形式上报给了远在敦煌郡的李文渊,向李文渊复命。随后便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武威郡的战后重建工作之中,虽然说这次突厥人南侵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些突厥人破坏力还是比较令人叹为观止的。先前战略放弃的那些土地上的水利基建民宅之类的设施此时都是十不存一的,这让李文一边组织人手去抢修,一边在闲下来的时候都在指着北方突厥人的方向的咒骂着。

骂归骂,但是该修的东西确实已经一样都少不了的,该花的钱也是一个子儿都少不了的。不过所幸,在现在乱世的时候,这些老百姓相比起金银珠宝来说还是更认同粮食作为硬通货。所以召集起来的民夫便是都可以用粮食来支付他们的酬劳,郡内一些百姓的财物损失也可以折算后以粮食进行补偿。相比起中原内地的战乱,此时的西域在李文渊的治下安稳的很,一时之间竟然成为了这一年华夏地区产粮总量最高的一个地区。这个事情被人“无意”的传播出去之后,许多在中原地区混不下去的穷苦百姓们,便是纷纷地变卖他们为数不多的家产,纷纷踏上了向西北地区迁徙逃难的道路。

这一次面对如此之多的逃难的人的到来,西域的官员们便没有了上一次那样的茫然不知所措的情况。此时的一切都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条例上规定的那样准确无误的实施着,妥善的处理和接纳着源源不断而来的各地难民。薛仁越在中亚地区的巡抚工作也算是略有所成,劝说着以往游牧的牧民们放弃了帐篷,转而住进了新修筑的坚城之中。并且在这些城市中也成立了官方的牧区,去统计这些牧民们所养殖的牲畜,以及对这些牲畜做好详细的登记。与此同时,官方的牧区中还肩负着一个责任,便是测试李文渊依靠脑海中残缺不全的记忆所尝试制作出来的饲料了,去测试一下这种东西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动物来说,是否能够比放牧来得更为有效。

随着大批难民的到来,新攻略下来的西突厥的土地上,开始兴建起了一座座的村落。在这些村落的中央地带兴建起了相应的郡府城。高昌国,龟兹国,于阗国。焉耆国都将成为历史的史书中的记载了,现在取而代之的都是以这些西域小国的国都为中心,李文渊设立了新的郡守府。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地方将被称作高昌郡,龟兹郡,于阗郡和焉耆郡。

此时的后方已经稳定的差不多了,李文渊也开始着手发动积蓄力量已久的怛罗斯驻军向对面的萨珊和西突厥的联军进攻。毕竟大军每日这样囤积着,始终处于备战状态所消耗的粮草数目还是比较惊人的。长此以往,纵使李文渊此时仓禀充实也会被这场战斗拖到元气大伤的。再加上此时因战斗所带来的兵械损失已经补充的齐备了,人员也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调整。可以说此时的怛罗斯驻军便是恢复到了战斗力最强悍的时候,再拖下去也于事无补的,反而会给对面的敌军带来更多的调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