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李元吉在骑在马上,跟着军队向北行进的过程中,时常的因为思虑这些事情而出神。但是在旁边的军官和士兵们看来,李元吉正在为了思考如何率领军队安全的打通巴蜀与关中的联络通道而想的出神,所以心中的崇敬之意更是上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真的就差将李元吉奉若神明一般的顶礼膜拜了。
先前跟着军队南下的时候,李元吉因为享受着攻城掠地之后鱼肉百姓所带来的快感。所以对于巴蜀之地内的天气,倒也没有太过于在意。再加上他一路上,身旁的下人跟着极多,所以也没有怎么遭罪。
虽然因为天气的原因,李元吉也有一些微微的出汗的时候,但是很快的就在旁边下人替他扇扇子的时候就立刻的凉爽了下来。这也是李元吉先前在军队中一直不得人心的根本原因:别的将领随军出征,无一不是骑着战马,唯独李元吉随着军队出征的时候,还一意孤行的要坐着自己的马车。那种娇气的样子,如何能让这些每天游走在生死边缘,刀尖舔血的血性汉子们对他显露出臣服的样子呢?
但是当李元吉率领军队由南向北回防的时候,因为事态紧急,李元吉再怎么娇气也不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开玩笑。所以李元吉便是放弃了自己一路上坐着南下的马车,转而是直接骑上了战马,随着军队一同快速地向北突进。
这一下李元吉可是终于遭受到了同先前士兵们和军官们所遭到的一样的情况,李元吉全身甲胄的在马上随着队伍行进了半日,便因为头上炙热的太阳烤的浑身都是大汗淋漓。娇气惯了的李元吉有好几次都在马上三晃两晃的险些一头栽下来,幸亏有旁边的将领及时地扯住了他的衣服,才让他免于遭受坠马之伤。
李元吉伸出手来,将自己头上的头盔一把扯了下来,顺势的挂在了自己胯下战马上的马鞍桥之上。随后另一只手握住自己的袍袖,在自己的脸上胡乱的擦了几把汗水。
说起来这个马鞍桥还是先前李唐同李文渊交好的时候,李文渊送给李渊的。这个东西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让马术不是很精湛的人,骑乘上马匹之后也可以拥有同那些马术精湛的人一样的手段,来驾驭自己胯下的马匹。
而且李文渊送来的马鞍桥之上还设立了很多各种的勾套以及袋子可以容纳一些平时坐在马上经常能够用的到,但是却又不方便在手中长时间拿着的小玩意,以及挂载满身的甲胄和随身的兵器的。
李渊自然也发现了这个东西的好处,所以对于这个马鞍桥的复制模仿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过。截止到李元吉帅兵出征之前,李唐手下的匠人们便已经能够勉勉强强的做出来与这个马鞍桥相似个七八分的仿制品了,在功能方面一点不差,只有外观远远不如李文渊送给李渊的这几只那样的精美,李元吉屁股下面所做的这个马鞍桥就是当初李文渊送给李渊的几个礼物之一。
李元吉这边也在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一直玩儿了命的率领军队向北行进着,李世民也是为了李元吉的生命安全而一直随着军队向南挺近着。两边之间的距离是与每一天都在减少,他们两方距离叛军的实际控制区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近,但是咱们现在再翻回头来,该说一说李文渊这边发生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