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位大公子虽然折腾,但还是有脑子的,至少他背后的几个幕僚还是有点脑子的。于是既然有失民心,那就做些恢复民心的事。做什么呢?要袁谭休养生息节俭勤政那是永远不可能的,那就干点其他别的事,比如征召一些有民心士望的人给自己做事!
郑玄,当世大儒,得其等于得天下儒家之望也。要是这样一位大能,没有被灵帝、献帝征召为官,也没有被自己父亲袁绍征召为幕僚,却偏偏被自己请出山做了官,那会给天下人造成多大的震撼和影响?
以郑玄之贤,是从不缺被征召之请的。可惜像郑玄这样的大儒几百年也出不了一个,即使出了也是不会轻易世出的。被皇帝和各方势力征召恳请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却被一种不太愉快的方式被一个世家大公子拿捏到了手,如此境遇,怕是郑玄不曾料想到的,也是天下人不曾料想到过的。
但郑玄老了,已经时年七十四了。老人饱受沧桑,身体常感不适。被袁谭从高密请到北海,一路颠簸气候变异,到的时候便卧床不起,于是终归病逝,天下震动!
这次真是天下震动了!尤其是近在徐州的刘备,听闻郑玄病逝之时,猛然失色怔住,好一会才伏地痛哭,口口声声呼喊着恩师恩师,最后甚至哭的昏厥过去。
待众人急救醒刘备,刘备睁眼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报仇!出师!”
卢植是刘备真正的授业恩师,但不可否认的是,世人皆知郑玄与卢植关系亲近良好,门下弟子也常往来听学,而刘备素来活动在青州徐州一带,谁又知道刘备有没有拜过郑玄为师呢?
此事就算问郑玄的嫡传弟子门人甚至亲儿子也没用,因为郑玄平生所收的弟子太多了,最盛时数千人听其授业讲课,就算是汉末以来兵荒马乱的,但世人听闻郑玄归于家乡青州高密以后,亦常有千人从四海告、鲁国军队刚有集结的动态,第二天寿春便是收到了传书。
方才早有内侍将传书的内容宣读,也只有此时,楚国的众位将领和文臣,才不觉得与他们同殿一起的辅军中郎将裴元绍草莽粗鄙。才会感觉这位没多少武技和领兵才能的人之所以能和他们同处殿堂之下也是有点原因的。
像别人,诸如刘辟龚都周仓廖化陈策等人,虽然同样都是草莽出身,但多少各自多少都有些实打实的本事,久历行伍之间也慢慢磨砺去了其草莽之气,显出了将风。但唯独这最早就跟着张绣的裴元绍,不仅草寇作风没变,反而却愈加显厉,一身的毛病是一个都没改。
贪财,喜马,好酒色,不分场合的粗俗言行,愈来愈让以正统文官武将自居的楚国文武难堪。关键在于张绣对于这些却总视而不见,百官之长的贾诩甚至还稍偏袒。好在这位裴将军不是那种得意忘形变本加厉之人,这样众人倒还忍受的下去。
不过激起众人看裴元绍不顺眼的是,在张绣点兵封将的时候,居然封了裴元绍一个辅军中郎将的军职,一个无甚战功建树的不名下将,居然能先很多功勋武将先授中郎将,自然在军中惹起了一阵波澜。
好在裴元绍并不在楚国军中任职,或者换一句话说,裴元绍负责的情报打探工作,是半脱离军队系统的,并不受军中大将约束节制,而直接听命报告于张绣。而张绣有时需带兵外出征战,于是实际负责建立楚国情报信息工作的,是丞相贾诩贾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