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桂那里不清楚这帮家伙的用意,不就是我刚好掐在你们的要害了吗?只要劳资一捏,你们就得叫唤,真他么的爽。
现在满桂偏偏就拿捏起来,不管那些辽东军将如何劝说,就是不放粮饷,要和袁崇焕理论完再说。
碰了一鼻子灰的祖大寿也是没法了,只好带着那群辽东军将,灰溜溜回到袁崇焕那里告状去了。
谁知祖大寿他们到了袁崇焕那里,根本就没有诉苦机会,这时在衙门的外面,有几千个辽东兵丁正在讨要军饷,场面混乱的不得了。
一些兵丁拿着兵器,在都督府的外面大喊大叫,要求发放几个月的粮饷,更有一些兵丁爬到衙门的院墙上,喊袁崇焕出来,否则就要冲进都督府自个来拿军饷了。
祖大寿看了下这些兵丁,大都是满桂以前带过的兵丁,还有就是川兵和浙兵,几乎全是客兵,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祖大寿心里明白的很,这些客兵之所以不满,是和前一阵粮饷被袁崇焕给挪用了,至于那些银子嘛,自然是落在了祖大寿他们自个腰包里了。
现在这些客兵讨要粮饷,管我什么事,那是袁崇焕操心的事情,所以祖大寿还装模作样的问一些兵丁,怎么还没拿到粮饷。
一些认识祖大寿的兵丁,赶紧到他跟前诉苦,让他帮忙催袁崇焕赶紧发粮饷,要不大家都要饿肚子。
祖大寿当然要做好人,一边说一些朝廷的困难,一边满口应承,立马到都督府找袁崇焕讨要粮饷。
那些兵丁一看有戏,就放祖大寿他们进去了。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要问了,这些兵丁怎么会跑到都督府讨要粮饷,并且是怎么进到了山海关,这里面要是没有猫腻,岂不怪哉?
没错,这事就是满桂煽风点火引起的,按照史书上的记载,本应在宁远讨要粮饷的事件,被满桂挪到了山海关。
话到这里,就要交代一下那些满桂的亲兵,他们一路跑到了宁远一带,然后找到以前认识的兵丁,文章自然就开始大作起来。
比如这个满桂的亲兵叫王五,见到了以前的战友李四,自然要亲热的相互问候一下,接下来李四就会问:“王五,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王五就会说了;“我跟着满将军押运粮饷到了山海关,想着来一次不容易,就来看看自家兄弟。”
李四一听,很感动啊,这兄弟没的说,虽说走得远,但心里想着自己,不错,于是就很感动的说道;“这么大老远的来看兄弟,我真的很感动。”
王五这时就要往粮饷上扯了,回道;“兄弟我来这里也不光是看你,我听别人说,你们好长时间没领粮饷了,就来通知你一声,赶紧去山海关领粮饷。”
“啊!粮饷在山海关,那我们怎么领?没有上官的允许,我们去了也进不了城啊?”李四虽然想要粮饷,可规矩还是知道的,这里的粮饷都是在锦州领取,跑到哪里万一领不上,岂不是白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