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工匠在朱由检的教授之后,连着试了几下,他突然笑了起来,要是用这个吹玻璃瓶,人是不是就很轻松了?
这干活的工匠那里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他拿着吹制管子,在琉璃溶液里沾了一下,很多的红色液体附着在管子底部。
这时他把管子底部放到模具里,然后一开开关,眼见玻璃瓶就成型了,看着这么快就成型,工作的工匠也是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这东西这么好使,并且还不费劲,简直太好了。
由于琉璃温度很高,自然粘稠度就要低一些,沾玻璃溶液也要有些讲究,这些朱由检不用去操心了,那些工匠自己很快就会摸索出合适的办法。
倒是现在由于炉内玻璃溶液不多,没吹几个玻璃瓶就完了,朱由检看着不太过瘾,但是没有办法,现在条件就是这样的。
朱由检问旁边的大师傅;“你能不能把这个炉子搞大点,一次能做个千儿八百个玻璃瓶?”
大师傅想了一下,回道;“可以!有了这个东西,我觉得没问题,这吹制的速度太快了,就是模具不够,假如大量出产琉璃,肯定不够。”
朱由检这时纠正大师傅的想法。说道;“朕想要的不是这种琉璃瓶,而是一种短粗的瓶子,并且常年生产。”
“啊!这么大的量,能卖掉吗?”大师傅被朱由检的豪气给吓住了,琉璃瓶可是很精贵的物件,大量的销售,肯定市场饱和。
朱由检知道他和自己说的不是一件事,就开始给大师傅讲起生产玻璃瓶的厂子,要求他们最近就要搞出一批玻璃瓶。
至于模具他们只要画出图纸,朱由检让工厂来做,有哪些机械设备,制作几个铁模具,还是小事一桩。
接下来,朱由检和那个大师傅坐在一起,开始商议罐头玻璃瓶的样子,这个大师傅是专家,怎么脱模自然要听他的,至于大小模样,就是朱由检来定了。
大师傅知道了朱由检的意思,很快就给朱由检画出了一副,玻璃瓶的草图,朱由检拿着毛笔,在上面添上尺寸,以便于后面加工。
商议完之后,朱由检吩咐大师傅以后,在门头沟利用现有的条件,赶紧建好炉子,准备人手,抓紧时间开工,尽快形成规模化生产,至于银子问题,不需要他操心,一切用度皆由內帑出。
当然朱由检知道这些工匠都是归工部管的,也给工部要求,借调这批工匠到新的罐头玻璃瓶厂生产,等有了新的人手之后,在把这些工匠还回来。
当然朱由检这是老虎借猪,有借无还,工部以后就慢慢的来扯皮吧,反正朱由检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我是皇帝,赖皮一次你们能把我怎么着?
把罐头玻璃瓶的事情安排完之后,朱由检就回宫了,他找到宋应星,拿着罐头玻璃瓶的图纸,给他讲解该怎么制作,先制作二十个,让他带着那些太监,进行试着制作,要是不懂的可以来问自己。
宋应星接到模具的任务,赶紧跑去组织人手,准备制作模具,这时他的手里拿着朱由检写给他的制作工艺卡片,那个地方改用什么设备,怎么制作,都写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