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在一旁看了,也知道大概的程序,觉得这个比车床还简单,不由胆大起来,他在朱由检的指导下,开始工作。
在宋应星上手之后,朱由检就不再自己操作磨床了,他就在一旁指导宋应星,觉得他可以自己独立工作,就坐在一旁休息一阵。
没想宋应星不到半个时辰,就磨削好了另一根曲轴,朱由检测量了一下尺寸,所有磨削尺寸都合格,朱由检不由放心了下来,他准备去安装车间看看那些焊工,给他们安排烘干炉的工作。
走之前,朱由检问宋应星;“听说你老家有很多和你一样,喜欢机械的朋友?”
宋应星和一个太监把曲轴抬下工作台,站起来回道;“是啊!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朱由检又想了一下,问道;“他们都是什么身份?”
宋应星回道;“大都是秀才,有几个是举人。”
朱由检说道;“很好!你给他们写几封信,详细的介绍一下这里情况,给他们讲,只要来,表现突出,以后朕可以赐举人和进士。”
原来皇帝也是可以赐举人和进士的身份,是不用科举的那种,但是待遇却和科举进士一样,可以当官,朱由检知道自己有这个权利,这时不用一下,怎么能吸引来人才。
特别是那些科举无望,却又很想当官的那种士子,这就是一条做官的捷径,一旦在这里开个口子,以后会有更多的有才的秀才和举人来走这条路,朱由检就是要改变一下,这种单一靠科举做官的路子,但前提是你要会某种技能。
不过现在不能动静太大,等拿到军权之后,再狠狠的开始改革,以后不但官由朝廷出俸禄,吏员以后也要由朝廷负责俸禄,增加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度。
当然想要做到那个程度,首先得要解决大明的米虫,那些宗室藩王,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对于这些藩王,朱由检也有盘算,不过现在还不适合动他们。
宋应星见朱由检要招揽自己认识那些同趣朋友,十分的高兴,连忙保证道;“我今晚就回去写信,给他送去这个好消息,他们一定会来的。”
也许宋应星没想到,自己今天的这个举动,在若干年之后,他的这些朋友会活跃在大明的政坛上,以至于赫赫有名的东林党也甘拜下风,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坛势力。
朱由检和宋应星谈话之后,就去了安装车间,当他走到车间的大门的时候,想起了孙承宗在安装车间两人的谈话,不由开始着急,怎么孙承宗还没有把袁可立叫来。
其实,朱由检多想了,这时的孙承宗和袁可立已经来到京城脚下,正准备进城,袁可立和孙承宗坐在一辆马车上,正准备下车,接受城门兵丁的盘查。
当然,孙承宗和袁可立都是官员,也可不用下车,让兵丁打开马车的帘子看一下就行,可他们都是自觉的人,下车之后,让兵丁清楚的看到自己是什么人,不搞什么特殊化。
偌大的京城,每天出入的百姓可不少,在城门口排队接受查验的人,排出去有一百多米,孙承宗和袁可立带着马车,随着人流慢慢往前走。
就在这时,有一队官员的车队从城里出来了,有官员坐在马车里,掀开帘子朝外面看,突然他把目光锁定在了袁可立的身上;“咦?礼卿兄!”ntent
p崇祯辽东攻略 59575dex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