毌丘俭站住了,他缓缓地打量了一下在场诸人,该来的几乎是一个不少,全都到场了,他沉声地道:“诸位,你们都是朝廷的肱股之臣,栋梁之才,深受先帝或当今天子的器重,替天子牧守边关,沐浴皇恩,理当思报效先帝及陛下。如今奸佞当道,天子蒙难,我毌丘俭深受先帝提携之恩,如何能眼见逆臣猖獗社稷危亡而坐视不理,为报效先帝,某已决意倾起幽州之兵,讨伐司马逆贼,希望能得到在座诸位的鼎力相助。不过事关兴复大业,某也绝无意勉强诸位,愿追随本督兴兵讨贼的,某拍手欢迎,不愿加入的,来去自便。”
众官吏一听毌丘俭的话,俱都是心底一沉,实锤了,毌丘俭果然要起兵反叛了,先前众人只是担心,但没人敢把这种猜测说出口来,如今毌丘俭亲口所言,言之凿凿,无疑是坐实了之前人们的猜测。
尽管与人们的猜测完全的吻合,但是没有人因为猜而为之欣喜,反倒是一个个如丧考妣,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谋反叛乱,这能是小事吗?毌丘俭说得倒是好听,愿意加入的举手欢迎,不愿加入的来去自便,可看看幽州城的环境,看看议事会的布置,这是来去自由的场所吗?毌丘俭此举不过是试探人心而已,支持他的人不必说了,不支持他的人,今天想要走出这个议事堂,恐怕是难如登天,就算能走得出会场,还能走得出幽州城吗?
“末将愿追随都督,讨贼兴复,赴汤蹈,敢情毌丘俭连这个东西都准备好了,显然他计划起兵叛乱,已经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毌丘俭看到檄已分发了下去,便高声地道:“司马逆贼,兴兵作乱,祸乱朝纲,谋篡之心,昭然若揭,本督兴兵讨伐,师出有名,所到之处,天下必然响应,尔等愿追随者,可在檄上签名画押,匡扶社稷,舍我其谁!”
这檄无异于最后的通牒,许多尚在犹豫之的官吏,现在也逼得他们不得不帮出决择。这无疑是毌丘俭最为高明的一招,通过在檄上签名画押,就等同于把这些人都绑到了他的战车之上,只要你落笔签字,不管你是否是出于本意,都已经成为了毌丘俭的同党。
将来毌丘俭成功了便罢,但如果失败了的话,那么他们这些参与到谋反叛乱的人都会受到司马氏的惩处,司马师才不管你是不是自愿加入的叛军,这签过字的檄无疑就会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而且许多的人的家属亲人都在洛阳或者是司马氏的控制地盘内,只要毌丘俭起兵叛乱的消息传到洛阳,司马师肯定会首先拿他们的家人开刀的,战端未开,亲人即先蒙难,这个结果,恐怕是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的。
果然,有人便率先站了出来,大骂道:“毌丘俭,你个无耻之徒,深受朝廷皇恩,不思回报,却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叛逆之事,罪当诛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