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
“今年秋冬我们的任务是在东商业街的柏皇村北面,再建二十间农房,另外在城南这里建一个五百平米的三合土晒谷场。”
“而下一年的任务,除了要再开垦二十五亩地外,我们还需要修三合土路。”
“我们要修四条45米宽的村道。”
“一条从码头方法一直延伸到南晒谷场,再进入我们村寨大门。”
“一条从东面庄稼地,延伸到东晒谷场旁边,再进入我们的村东头。”
“还有一条是从西养殖场延伸到菜园,再到我们村寨大门,其中要在蔡河上用树木并一条木桥。”
“一条从北面果林延伸到北出口,再进入城里{预留},再延伸到工场,与北村口连接。”
“以我们村寨为中心,东南西北方向各修一条主道面为45米宽、两侧路肩二十五厘米宽的共五米宽三合土路。”
阿建是部落的建设队长,他和阿水负责部落的工程建造。
虽然这两人是队长,但每次搞工程的时候都需要陈昊去规划、安排、监督。
虽然他们有力气、有组织,可他们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他们的知识水平也不够,所以凡事都需要陈昊亲力亲为,陈昊在跟他们一起建造中,也会传授大家一些科学知识。
陈昊、阿水和阿建,这三人拿着桦树皮图纸和竹简、绳子尺等工具,规划完第三晒谷场、新住房、耕地后,他们就开始测量、规划部落的道路。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肯定是没错的!
随着部落发展起来,那么必然需要搞好交通和运输。
现在外面的野路都是草地、泥地,这样的路不好走,人和畜生走在上面走得慢,大大降低大家的行走和运输效率,尤其是到了下雨天,各种的泥路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最重要的是,陈昊想要造车,造单轮推车、双轮车、牛车、羊车等运输工具。
一头牛最多也就能背负几百斤的物体,如果有牛车和路,一头牛就能拉几千斤重的货物。
牛车运量大,如果不修路,直接在泥土路行走,车轮的压强就会使车轮陷入泥里,难走不说,还容易弄坏车子,如果碰到阴雨天,野路变成泥水路,那牛车就直接废了。
要造车,就得先修好路,这样车子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部落有个码头,修一条连接码头的三合土路,就能利用水运从外面运回矿石、木材、粮食等物资,通过牛车和道路就能将这些物资快速运到村寨以及附近的各个地方,能大大增加效率。
至于人手方面也是不需要担心的,就像十年代的一些村子要修村路、修晒谷场等公共设施,村里没钱,村长就带头安排各户人利用空余时间,轮流参加修路工程,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就能把路修出来。
修路需要的时间虽然是长了点,像修粮仓、晒谷场那样,修它一年半载,肯定能修出来的,只是需要时间。
原始小农民 p
p原始小农民 61823dexht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