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宣传战(2 / 2)

“实际上这是一把乐器,我给他起名叫二胡,同时也是一件重要的武器。它虽然不能杀人,却可以诛心。对敌斗争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武装斗争,一是宣传工作。武装斗争你可能都懂。我们以前搞的布告栏,饭店里的说书人都是宣传的一部分,但是宣传工作现在还十分薄弱,我们要一手抓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两个都不放松。”张敖深知被敌人掌握了话语权的痛苦,没有了正面的宣传,有可能对自己国家所走的路都产生怀疑,生生的培育出一大批吹捧敌人的汉奸。

“乐器怎么宣传?”赵离弄不明白这发出尖利声音的乐器能告诉自己什么?

“光有乐器肯定是不行,我们要把乐器与表演歌唱结合在一起,形成戏剧把我们宣传的内容溶合在表演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观众。”这个年代虽然有歌舞音乐也有伶人,却没有讲述完整故事的戏剧,张敖准备把京剧的音调和表演形势搬过来。

张敖见赵离还是不太明白,于是拿起调好音的二胡,边拉边唱道:“想当初,老子的队伍才开张,总共才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

“大王这词?”赵离觉得这词出自大王之口有点儿不合适。

“觉得这词有点粗俗是吧?高雅的词很多,我故意没有唱。一来这个唱词就是要表现演唱者是个粗俗的人。另外我也想为戏剧定一个标准,就是要通俗易懂。我唱给老百姓听,让百姓一听就明白。随口就能哼出来,这样才能使我们要传达的意思深入人心。”张敖感觉有些戏剧真的是有魔力的,当初张敖就是从听片断开始迷上了那几部经典的京剧。不但去听,还跟着朋友一起唱,从曲调到唱词都已烂熟于胸。

“唱给老百姓听,老百姓会喜欢什么样的故事?”赵离也是读书人,感觉编故事这种事应该是自己的责任。

“你们可以集思广益,多写一些好故事,我给你们写一个样子,戏剧唱词就按我写的样子写。”京剧的唱词也是经过数百年的文化沉淀才形成了,在众多曲目中流传最广,本身具有其先进性。张敖觉得与其让赵离他们摸索还不如一步到位的好。

“您什么时间能写完。”赵离倒不怀疑张敖的水平,大王的工作很忙,拿出精力字斟句酌的写唱词、编故事可能就比较困难了。按大王所说宣传工作很重要,自然是越早出作品越好。

“这个很快,有一两天就能完成。”唱词都记在张敖的脑里,唱腔张口就来。张敖弄出一个完整的剧本并不难。

“大王要写什么样的故事?”大王既然说很快就肯定很快。张敖从来没让众人失望过。现在赵离单纯好奇赵王张敖写的第一个故事会是什么?

“燕赵地区的百姓受匈奴人祸害了几百年,我们赵国与匈奴人也战斗了几百年。百姓肯定受看战胜匈奴人故事。”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赵国人对软弱无力,情啊爱啊的故事没有热情,更喜欢看杀敌战斗的故事。

“的确如此,如果能够写出战胜匈奴的故事,百姓肯定愿意看。”赵离对张敖的看法是很赞同的。

“那就写一出白脸将军赵离深入到草原,大破匈奴部落,解救被虏走的大汉百姓的故事。”张敖下决心要抄袭《奇袭白虎团了》。

“那件事是大王和孟乡干的,为什么要改成我的名字。”张敖说到奇袭匈奴,赵离想到了张敖与孟乡深入草原上侦察的事情,却不明白为什么赵王张敖要把这件事安在他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