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帮场子(2 / 2)

“干掉董卓这个国贼,那这下子王司徒的威望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文合想要整合太原的想法就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实现了。而除掉董卓之后,汉室落在这些老臣手中,正统性自然不用多说,接下来自然是要关东诸侯进行征讨。现在关东群雄已经得势,估计也不会放弃手中的权势,必然会爆发矛盾。只要长安不出错,又是秦灭六国,景皇帝平定七国之乱的结果。文合当利用与王司徒的关系,争取建功立业一番!”听了秦谊的话之后,徐庶也是带着点儿不甘得说道。

本来徐庶设想的结果是董卓逐渐老死,然后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在长安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沉重打击东汉王朝的统治地位,整个中华大地陷入一场群雄逐鹿的大争之世。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徐庶才建议秦谊全据并州,以并州为根基闯出一番事业来。

但现在董卓自己的布置,却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给了长安反对者们斩首的机会。一旦斩首成功,王允凭借此功便能执掌朝政,而王允不是董卓那样的军头,而是知名士人,诛宦的标杆人物。

汉室的威望,外加王允个人的名声,势必将会影响不少关东诸侯的态度,很多人可能直接便彻底倒向汉室。

毕竟前者拥有这大义的名分,很有可能会令强如袁绍这样强大的割据诸侯陷入袁术称帝后的那种四面楚歌的状态。

只是到了这种状况,秦谊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抱紧汉室中兴大功臣王允王司徒的大腿,努力往上爬了。

“事情绝不会如元直所想的那样顺利……”

而秦谊的话没说完,徐庶却是微皱眉头,秦谊这厮其实很不要脸,考古这种事情都能做出来,背地里的损招绝对不少,他突然间觉得秦谊很有可能会去破坏王允的计划,让这个世道继续乱下去,自己好从中得利,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徐庶还是非常清楚的:“主公,你该不会……”

“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这种人吗?”秦谊也是背地里干多了坏事,赶紧辟谣道:“我是说王司徒其人,嫉恶如仇又刚愎自用,他真要是除掉董卓,肯定不会给凉州人活路的,事情绝对没有元直你想得那么简单!”

王允才是汉室的大罪人,要不是他那一通骚操作,不引发文和乱舞,事情也不会变的如此一发不可收拾,汉室不说中兴,苟上几年是没问题的,根本不会引发三国大乱世。

“如此说来,这诛董的事情一定要做的,董卓是国贼,人人得而诛之。主公之前也是参加讨董联盟,参与这件事正是贯彻主公一贯的理念。另外不论王司徒能否成事,能参与进去总是好的。王司徒倘若只能中兴汉室,主公通过此事与王司徒绑在一起,自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汉室旗号下作一名良臣。倘若王司徒不能成事,主公则可以进一步博取太原士族的好感,没了王司徒这棵大树,太原士族定会积极向主公靠拢。最后就是王司徒如同主公所想的那样,先胜后败,干掉了董卓却没有摆平董卓的手下,主公也可以继续接过王司徒的旗号来复兴汉室,别的不说,太原士族还是能够团结起来的!”

“多谢元直的分析,诛杀董卓这事,我是掺和定了!”

秦谊早就想要参与刺董一事,别的不说,至少也要想办法把蔡邕父女给接到太原来,别让他们像历史上一样悲惨。而身为一方势力的主公,竟然跑到敌对势力的土地上进行行刺,恐怕古往今来都没有这种案例,现在徐庶倒是给秦谊找了这么多的理由,秦谊为什么要拒绝呢。

——我是要帮一帮场子的分界线——

“故吾谓汉室之乱,不乱于贾诩,而乱于王允之一言也。”——《季汉书·秦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