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当知道李建成死后,就知道了~李家以后难有宁日
因为李二让他的子孙知道了~皇位是可以通过兵变而得来的一旦皇位引起争夺,落了下风的,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兵变而且是宫闱厮杀
甚至有可能停尸不顾束甲相攻
倒是说~李渊说李二开了个坏头,李渊担心李家为了皇位流血不断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言传身教~这根本就是两回事
言传~你想让你的学问流传下去,要一遍一遍的教导,让学生记住这样你的学生会继续一遍一遍的让更多的人记住
就相当于你传下一本本的书,虽然你的学生也许会记不住,但是并不影响你的学问百年,甚至千年以后被人研究和赞美
身教,则是以身作则并不会用讲的方式让你知道你要看能看透的人,这样才会教你
为什么?因为你能看透,证明你会往这个方向用心聪明,并不代表你能学会你若是不用心,教你百遍,你也是个只会背诵的活书而已
能用心了,才能青出于蓝
用最普遍的话说~你混这个行业,算是祖师爷赏碗饭吃因为你就适合混这个先天条件在那里
李承乾就是专门吃皇帝这碗饭的,只不过他碰到了一个比他还强势的李二所以他注定悲剧了
可是现在不一样,李承乾不但学了李二的帝王心术,还学会了忍,学会了等待~因为他有大把的时间等待
没有弟弟把皇位放在眼中,没人让他有那种进退不能的紧迫感,他只要稳住心神,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等待李二让出皇位便可
李承乾现在就如同开屏的孔雀,只不过孔雀炫耀的是羽毛,李承乾挥洒的是帝王之术
李二在正堂一群当年秦王旧部,如烈通起义开始,一直到唐武德六年辅公祏反唐,光是有名有姓的,喊出起义的史书上记载的,一共七十二路
就这么乱,秦王旧部从打江山到坐江山,治理天下,内抚黎民,外拒强敌,勒着肚子能活生生擒了颉利,报了渭河之耻……
我们怕谁?只要有陛下领导,我们无所畏惧你李承乾虽然贵为太子,可是你毕竟还不是皇帝
陛下这里诚心想亮亮肌肉,我们自然帮忙
李承乾这里抬眼一看,自然明白了李二的意思
是,我是太子但不是人人揉捏的太子若我的尊严受损,我将来以何脸面统领众臣?
父皇啊,若是今天我被这群老臣弄个下不来台,你是硬逼着我杀人啊
若是我当了皇帝,这群今天踩着太子博人眼球的,我怎么办?不杀?何以治理?杀?对得起谁?
李二的一时意气用事,让李承乾却是为难的很若无外援,李承乾此刻最好的结果是和李二拼个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