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这些在张北城的小部落一样都有这样的心思,汉人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无论放到哪里都是抢手的物资,有多少都不愁卖。
面对希望营提出的要求,为了利益最大化,各部首领只能点头答应希望营的要求。随后范守富又给出了一个让各部首领喜出望外的条件。
看着各部首领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范守富笑着说道:“诸位首领!不要觉得希望营是在抽丁挤压你们的实力,所有前来参加张北城防卫的各部青壮,只要在张北城服役五年就可以退役回到你们自己的部落,五年之后他们在希望营会学到很多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本事!之后会继续轮换新的青壮,五年时间足够新的一批青壮成长起来了!这些从希望营退役回到你们各自部落受过军事训练之人,会成为你们部落兵的骨干,有他们在你们部落兵的战斗力就会上升一大截!”
各部首领一听原来希望营征发青壮还会把人还回去,都是喜出望外,这是意外的惊喜,各个部落之间掠夺了对方的青壮哪有还回去的道理,什么时候用到死什么时候算完事。
这希望营做事还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还要把要走的青壮还回来,这等于部落并没有什么损失,就当是出去五年讨生活了而已。
各部首领无论如何也看不出希望营在这件事上所包藏的祸心,他们是怎么也不会明白,通过希望营五年的训练教育,这些青壮的脑子里还有多少对部落首领的忠诚,那就只有天知道。
希望营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渗透到各个部落之中,如果单纯从防务上来做,山陕之地遍地流民,想招募当兵吃粮之人,简直不要太容易,但是政治就不是简单的加减法,必须要让草原各部从心底拥护希望营,希望营在草原的统治才是牢固的。
希望营的架构是,上层贵族到宣府留学,学习军事政治知识,同时顺便就接受了希望营的价值观,等这部分人掌权以后,亲希望营那就是一定的,下层就是通过雇佣军的形式,让下层百姓相信,只要跟着希望营就有好日子。这些在希望营服役五年的士兵,带着丰厚的军饷回到部落,通过退役士兵的现身说法,这笔对于草原来说不小的财富,就成了草原青年向往到希望营当兵的有力证据。
随着一批批的青壮在希望营的体系里待上五年,只要希望营不出昏招,把自己弄成天怒人怨,这些希望营经过一番洗礼的蒙古青年对希望营绝对是充满了好感。
即使有一天他们的首领要对希望营不利他们也会竭尽全力阻止,因为他们无法保证没有了希望营他们还能不能过上现在的日子,老百姓的心理很简单,谁让我过上好日子我就拥护谁!
这种培养代理人的政治手段,在后世已经人尽皆知的政治行为,各国都在互相招收彼此的留学生,为了什么?真的是好心帮你培养人才吗?看看后世那些所谓的公知嘴脸,就能明白这种政治渗透的厉害之处。
(.)大明帝国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