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雅先生!天下财富自有定数这句话对也不对,有定数的是一些比如金银铜铁锡这些埋藏在地下山里的矿产资源,地下山里埋藏有多少就是有多少,不会增加半分。有些财富却是可以增长的,比如说土地产出,我们通过更加合理的耕种手段,选用更优良的种子,土地产出就会更多,财富就会增加,财富也就不是定数的,这个改变源于人的智慧,所以说人才是财富总量最大的变数。政府执政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增加更多的财富,民富国强才不会是奢望。”
“先生之心胸我辈望尘莫及,更让传庭佩服的是先生的身体力行,以先生的能力手段,什么样的富贵生活过不上,可是先生偏偏选择了最艰难的道路,捅破大明最大的脓疮,要知道天下既得利益者可不止是士绅,还有皇族勋戚,先生的做法已经得罪了所有的权贵,眼下我们只是占据大明的边边角角,受到的阻力还不是很大,随着我们的实力逐渐强大,势力范围也会越来越大,随着我们推进到他们的核心区域,受到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山西之所以土改如此顺利,是因为流寇帮助我们将反抗的力量清理了一番,再加上建奴的入寇打乱了朝廷上下的部署,我们与朝廷的矛盾暂时因为外敌的压力掩盖起来。随着建奴被我们赶走,蒙古诸部对我们臣服,朝廷外部压力全部清空,我们就成了朝廷最大的威胁,到时候朝廷肯定会把全部的力量用来对付我们。”
“我们和朝廷反目是必然的,我们做的事是在断他们的财路,有道是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人怎么可能对我们善罢甘休,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我们。”
“这是必然的,随着我们政策的推进,我们之间的仇恨就会越来越深,这不是私人恩怨,而是新旧势力的争斗,他们代表地主士绅,我们代表的是工业资本,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地主士绅依靠盘剥百姓获得利益,他们需要将黔首百姓束缚在土地上为他们耕种,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而我们的政策是发展大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商业的发展,这就需要将大量的人力从土地上脱离出来。种地的人少了,老百姓也不傻,还会花那么大的代价给地主种地吗?种地无利可图,还可以去做工。
若是百姓都有这种想法,那就危险了,没有粮食安全的支撑,我们饿着肚子发展工业吗?这就是我们进行土地改革的初衷,让百姓觉得种地还是划算的,老百姓都有恋土情节,只要在村子里日子过得不错,谁愿意背井离乡讨生活,可是我们的土地改革动了士绅的利益,这就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之间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大明帝国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