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胡恺也不怕与任何原住民发生冲突,这些原住民还停留在青铜时代,兵器与胡恺手下的水兵相比,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这六千汉人登陆之后,胡恺又在这里留了五百水兵保护他们,由年轻的海军军官胡休率领,胡休也就是他的儿子,他喜欢海上的生活,便加入了父亲率领的海军,还进军校深造过,当年的那个小胖子,现在也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海军年轻军官。
自己的儿子,胡恺当然还是想要培养一下,不过他培养的方式并不是将他放到温室里,而是让他独当一面,这一次开拓夷州,他便将胡休放到了高雄港聚居点,统率五百水兵,他相信,这样的锻炼将会让胡休尽快成长起来。
虽然只有五百水兵在这里,可是胡恺相信,只要指挥得当,这里的原住民不可能对他们产生任何威胁,因为原住民的武器实在是太原始了,青铜制造的刀,骨头制造的箭簇,木头制造的长矛,这些武器能够伤害到被全身铁甲包裹着的水兵们吗?
而水兵的武器有连弩,有精钢打造的刀,甚至还有两门大炮摆放在营地里,这样的火力,哪怕是原住民来了一万人攻打,都不可能攻下他们的营地。
要知道,就算是这六千移民,当中也大多数是青壮,也接受过一定的军事训练,真正到了情况危急的时候,他们也是能够上阵的,至少他们一个个营养充足,身高马大,身体素质比矮小的原住民要强得多,加上更加精良的武器,战斗力绝对比原住民要强。
因此,胡恺放心的离开了高雄港,回南海准备下一批的移民了。
除了胡休带领了五百水兵,算是高雄港守将之外,周晔还派了杜袭到这里,担任高雄港县令,另外也给他派了几十名官吏协助他治理高雄。
虽然现在杜袭只是高雄港县令,可是周晔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便是日后第一任夷州总督的人选,因为杜袭文武双全,又在南海经历了半年多的学习,对南海的体系已经比较熟悉,相信能够很快上手。
不过周晔在杜袭临行前还是和他单独谈了一次,主要就是告诉他该如何处理和当地原住民的关系,总的还是那个原则,若是那些原住民愿意融入汉族,那可以按照汉人的待遇对待,若是他们对汉人有敌意,那就没办法,只能按照之前对待生山越的办法来对待了。
这也许很残酷,可是为了汉人的生存空间,周晔只能这样做,他是汉人,只能对汉人负责,对其他的民族,他就不可能全部负责了,能够允许他们融入汉族,就已经是他最大的慈悲了。
杜袭很好的领会了周晔的意思,表示一定会按照周晔的意思来执行政策,周晔对他也比较放心,因为杜袭在南海也处理过山越人的事务,曾经果断处死过一批叛乱的山越奴隶,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