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赵静婉特意腌制的咸鸭蛋,本就是因着小胖墩嚷着想吃才弄的,正好到今日已经放置了一个月,她就赶忙拿了新鲜的咸鸭蛋蒸熟,就为了让小胖墩尝尝。
瞧见爹娘这毫不芥蒂的样子,又是不经意地,如同小时候一样哄着自己,小胖墩内心仅剩的一点点不甘也散去了。
他笑着说道:“多谢爹娘,我最爱吃咸鸭蛋了。至于府试的事情我也想通了,当我做足了准备,该是我的自然就会是我的。”
“况且我还小,磨练个一两年也来得急。”他笑得风轻云淡,像是浑然不在意,很是洒脱。
赵静婉听了却是内心一酸,以前那个自信自己能够拿上等成绩,每日背诗都很是自得的熊孩子,终究是长大了。
“好,晨晨能够如此想,爹也就放心了。”赵晋升笑着点头道。过多教育的话语他也没有继续说。
他们父子俩这么多年的相处方式一直是如此。
赵晋升不会故意用父亲的身份去教育小胖墩,将自己的个人经验强加给他;同样的,小胖墩面对赵晋升,也不像寻常的父与子那般拘谨,有什么想法都愿意与他交流。
小胖墩感念于爹娘的体贴,他笑道:“这阵子让爹娘担心了,还有小初一,晨晨以后一定不会这样了。”
要坚强,要努力,更要自信。
喊了小初一起身,一家人倒是难得地聚在一起如此悠闲地吃着早饭。
小初一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恢复笑意的哥哥,又扭头望向爹娘,见他们都是满脸笑意,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低头继续吃早饭。
这咸鸭蛋她本就喜欢,如今尝起来,更是觉着美味了。
也是听小胖墩主动提起,赵静婉和赵晋升才知道,四人小团体内,适之和子颂俩人都通过了府试,瑾瑜则和小胖墩止步于此。
不过小胖墩倒是对此很是高兴,适之与子颂在学业上素来愿意费功夫,平日里在班里也是名列前茅的。好友能有如此成就,他是当真高兴。
自幼而来的友谊,此时尚未染上世俗的杂陈,纯粹得让人感叹,想要细心呵护着。
对于小胖墩的一切,随着他慢慢长大,有着自己的交际圈,赵静婉和赵晋升其实了解得不多。
对于他的现状和交友情况,更多的是通过晚饭的日常分享了解的。不如说他回去后,便和瑾瑜约着一起努力学习,争取明年通过府试。
小胖墩变得越发有干劲。
倒是这期间,反而是壮壮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进县城念书,是在学堂的丙班,这么多年一直没能通过考试进入乙班。
守着无望的日子,想起爹娘在赵家村里辛苦着,只为让自己念书念得顺畅,甚至负担起对于他们家来说甚是高昂的学费,壮壮越想越是陷入纠结中。
这些话他没法和晨晨说,也没法和爹娘说,某日他寻找个单独与三叔相处的机会,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他听。
壮壮对三叔三婶总是有着敬意,觉得他们无所不能,此时也是较为忐忑地等着三叔的审判。
他听见向来温润的三叔依旧是温声道:“壮壮,你爹娘送你来县城念书,也从未有过高的要求,他们只盼着你能够增长学识,开阔眼界,以后路也能走得顺畅些。”
“你现在比起那些早已在田间劳作的昔日玩伴就已是迈出一大步了,看似无望的日子咬牙坚持,未来都会有收获的。”
壮壮似乎被劝通,后来倒是越发积极念书了,那份干劲,倒也有几分当年小胖墩咬牙学习只为进入乙班的样子。
赵静婉听赵晋升说完这句话,笑道:“壮壮这孩子,总是很为家里人着想,心性温和,这孩子未来就算不走读书人的路,总归是不差的。”
读书人的一年,总是从县试、府试,再到院试,总是期盼着。八月,适之与子颂参加了院试,无奈落选。
二人与小胖墩、瑾瑜继续复习,预备着明年再来。
作者有话要说:写这本文的时候,关于小胖墩、小初一的未来,竹子都有着设想,由于正文时间线太长没能呈现,现在打算用番外的形式写完整。
尽竹子所能,留个圆满结局。
宝们可以看着买,竹子会在章节名标清楚内容的。
预计六月底结束。
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