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开张新生意(2 / 2)

一顿饭花不到二十块,就能吃得蛮好。

其实说到底也省不了多少钱,可一个月下来少花出一两千块钱,她心里头也高兴啊。最重要的是吃的放心,也省得丈夫挑三拣四。

现在看着站在自己面前满脸焦灼的女人,陈凤霞笑了,点头答应:“行,怎么不行。那阿姨你得等一会儿,我得把这边生意做完了才好带你过去。”

那头发花白的女人撇撇嘴,嫌弃地看了眼陈梦霞摊子上摆的玩意儿,嘟囔了一声:“你这卖给谁吃啊,都不是正经吃饭的东西。”

陈凤霞笑眯眯的,也不反驳,坚持做完的中午的生意才推着三轮车带人回去。

一进小院子,头发花白的顾客倒是夸了句:“你这儿瞧着还算清爽。”

陈凤霞正色道:“可不干净嚒。我们都是自家做自家吃,卫生肯定没问题。

鲫鱼啊,我这边就有。你要是觉得合适的话,就在我这儿称。我也不收你加价,菜场什么价格买的,你就什么价格用。

不过你用我的东西可得付钱。我这锅碗瓢盆调料还有燃料都是花钱买的。”

急着烧鲫鱼汤的女人不含糊,立刻点头同意:“没问题,我出你两块钱可行?”

陈凤霞感觉这买卖可以做。她穿越前去的那家店铺差不多也就是这个售价水平。

外人看着人家挣的不多,实际上店老板已经在江海攒了两套房,一个门面。

那可是20多年以后的江海啊,房价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人家能挣下这个钱,可想薄利多销的利润究竟有多惊人。

头发花白的客人没想到她这么痛快,立刻欢天喜地地挑选了一条块头最大的鲫鱼,声音爽快:“就这个吧。”

陈凤霞也不含糊,直接捞了鱼就开膛破肚,准备开火。

要说这个小院还有什么是她不满意的,那就是少了口井,毕竟井水不用掏水费,自来水得花钱。

不过因为这里是自家住的,民水民电比起商水商电又便宜好多,算起来还是他们赚了。

陈凤霞就这么一面纠结一面处理鲫鱼。

等收拾好了,她将东西交给老太太,还主动要帮忙去点火烧灶。

老太太立刻警觉:“这你不会额外收钱吧?”

陈凤霞也不客气:“按道理来说我给你打下手帮忙是要收钱的。可你也等了这么长时间,算了吧,就收你两块。”

老太太这才高兴起来,美滋滋地倒了香油开始煎鲫鱼。

其实两块钱也不便宜了,现在菜场上5块钱差不多就能买三条鲫鱼,块头还不算小的那种。不过烧鱼本身就要姜蒜,佐料多,又用了人家的油盐锅碗瓢盆跟炉灶,她自然得大方点。

老太太煎好了鲫鱼,熬出了小半锅雪白的汤,用搪瓷缸子装好了,高高兴兴地离开。

陈凤霞攥着对方塞在自己手上的三张纸币,心嘭嘭直跳。

她也没在家里头继续呆下去,而一把抱起儿子,捏捏他的小鼻子,商量道:“妈带你挣钱去上,好不?”

小郑骁才不到十六个月大,却知道钱是好东西了,拍着小胖手欢喜地露出小豁牙,口水都淌出来了,重复了一遍:“挣钱。”

陈凤霞在儿子的小胖脸上亲了口,美滋滋的:“没错,挣钱!”

上哪儿挣钱?当然是去医院拉客人啊。

客人怎么拉过来?

一间间敲病房门,跟他们说我们家可以加工吃的,你们上我们家找厨房烧饭吗?当然不行。

真要这么搞的话,说不定医院会直接出动保安将他赶走了。这完全是在捣乱影响医院的秩序嘛。

陈凤霞要找的是各个病区打扫卫生以及帮忙跑腿的工勤还有照应病人的护工。

不要小看这些人,医院里头病人跟家属接触最多的其实就是他们。

至于医生护士,反而没那么容易见到。

大夫,不说了,每天除了查房,平常根本见不到人。

陈凤霞陪着丈夫在医院住院的时候,那一个月的时间,教授也就是每个礼拜主任大查房的时候能看一眼。主治医生,三五天露回面。最常看到的那个小医生自己还是个学生,常常是一问三不知。搞得他们一家人心里头疙疙瘩瘩真是不痛快。

平常护士也是忙得脚不沾地,没大事,人家根本就不搭理你。

反而是她家每天花100块钱请的护工倒是兢兢业业,时不时就过来问一声需求。而且人家算医院包打听,基本上杂七杂八的事都可以问到。

现在陈凤霞就是要找工勤护工帮忙,请他们在病人跟家属间宣传。

同样是家里头有人住院,她就不相信大家不会对近在咫尺能自己烧饭的厨房心动。

当然,她主动找上门自然不能空着手。中午没卖掉的那些小零食就成了现成的敲门砖。那也是她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好吃的呢。

陈凤霞将东西包好了,又煮了锅原打算晚上出去卖的卤蛋然后一层楼一层楼的跑病区。

在医院当护工的人差不多都跟她一样,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

要不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谁愿意一天24小时待在医院,连家里人的面都见不上。

相同的出身让他们天然拥有共同语言,陈凤霞没费多少功夫,就跟工勤以及护工打成了一片。

14个病区,23位护工外加14位工勤,她都跟人打了个照面,送完了自家做的小吃,也成功地推销了一把自家的自助式厨房加工餐饮服务。

大家收了她的小礼物,话也说得痛快,有人问起来他们一定推荐。

陈凤霞乐滋滋地回了家,就算这些人只有十之一二帮忙提一嘴,全院这么多病人跟家属,也是不小的生意啊。

进了家门,陈凤霞放下儿子,笑着刮了刮想要妈妈陪他玩的小家伙的脸,塞了个石榴给他:“来,我们小骁自己玩好不?”

小东西捧着石榴,自己在院子里头踩影子玩了。

陈凤霞归拢了家里头的食材,又特地翻出了鸡蛋,然后开始打扫厨房,等待顾客上门。

收拾好厨房以后,她又觉得自己不能守株待兔,得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不然万一没人过来,她不又耽误了一天做生意的时间吗?

那可不行,还是得做小吃。

做面包的诱惑,做洋葱圈,做土豆泥。这样就是晚饭生意耽误了,还可以做夜市买卖,多少能赚回些本钱来。

她安慰自己,晚上没做成买卖也不用担心。现在天凉快了,东西摆到明天也不会坏,了不起明天再做呗。

陈凤霞就这么忐忑不安地一边做吃食一边等待了将近两三个小时。

日影都西斜了,她终于迎来了自己正儿八经开张后的第一单生意。

登门顾客还是位女同志,40来岁,短头发,戴着眼镜,看上去极为严肃,像个知识分子的模样。

她过来是为自己的儿媳妇准备月子餐。因为生完孩子后恢复的不好,儿媳妇又在医院里头多住了几天。

偏偏她家里离得远,她自己工作也忙,顾不上做好了饭菜送过来伺候儿媳妇坐月子。

她听病房隔壁床的护工说有食材加工的服务,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过来瞧一眼。

也得亏陈凤霞细心,将厨房打扫的窗明几净,看着就清爽。

这知识分子打扮的中年女人里外打量了一通,还用手摸了下灶台,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可算下单子了:“有通草吧,给我做个通草鲫鱼汤,记得下红枣啊。”

一般人家哪儿来的通草,陈凤霞却不含糊,直接点头道:“行,我马上去药店买通草,你要下多少量啊?”

戴眼镜的中年女人却愣住了,她也不知道。她就晓得个通草鲫鱼汤,连怎么做都压根不清楚,她平常自己也是吃单位食堂,根本不下厨。

陈凤霞暗自好笑,也不在意。这不算个事,上了药店问下人家抓药的师傅就一清二楚了。

她又主动招呼中年妇女:“老师,要不这样吧,您跟我一块去,我叫你亲眼瞧着东西是从哪儿出来的,你也好放心是不。”

医院旁边就有便民药房,中药西药都卖。至于这便民药房跟医院内部究竟是什么关系,谁也说不清楚。

里头抓药的师傅说话倒是客客气气的,听了她们的要求,立刻给了称了通草,然后还讲送了一通鲫鱼通草汤炖的时候的注意事项。

这可是药膳了,当然得讲究。

陈凤霞赶紧点头答应,牢牢记在心中。

她估摸着医院的营养餐其中一部分大头就是月子餐,人家在这种事情上最舍得花钱。药店师傅肯教,就是免费的老师。

中年女人买了自己要用的分量,陈凤霞也称了几两。后面要是再有人要鲫鱼通草汤,她也不必跑二趟腿。

两人再回到小院门口,居然已经有顾客在等待了。

这回来的是个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站在院子里头看着葡萄百无聊赖。

瞧见陈凤霞进门,他挺不满的:“你家怎么这样做生意的点儿关着门,这是往外头赶客人吗?”

院子门开着,家里头的大门却是关着的。

陈凤霞看到了女儿的书包摆在葡萄架下,估计是女儿放学回家才让他进的院子。

果不其然,陈凤霞还没说话呢,就郑明明拎着水从厨房里头出来了。

小姑娘的表情看着有些犹豫:“妈妈,这个哥哥说要烧鲫鱼汤。”

今天下午学校有兴趣小组活动,所以她回来的晚。

她一到家里院子门口,便瞧见这个奇怪的哥哥,说了些不清不楚的话,要求上她家烧饭来。

郑明明满头雾水,就留了心眼,只开院子门,不敢开自家的大门。

她借口要等母亲回来,就让人在院子里头站着。结果这人一见她家养在缸里头的鲫鱼,就立刻挑选起来,现场点着要现杀现烧。

郑明明长这么大还真没杀过鱼呢。

原先是她家经济条件差,逢年过节才吃荤腥,杀鱼这种事情碰到的少,自然没她练手的机会。

后来家里做生意了,妈妈也不让她碰,就让她帮忙择菜而已。

这些要动刀子的事,做妈妈的人还是不想小孩子过眼的。

陈凤霞笑眯眯的,赶紧道歉:“实在对不起呀。先生,我陪这位老师一块儿去拿材料呢。您想要什么呀?明明,给哥哥烫串葡萄。我们家的葡萄可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