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边看的摇号开奖。
聂卫平正勺汤呢,心里还边琢磨马刺根烧肉汤滋味确实不错时就让‘哇’了一声的幺妹吓得手一哆嗦。
芽芽撂下筷子从衣兜里捞出今儿那张奖券。
已经开出来的一次开奖下,二次开奖的数字,可不就是电视上摇到的数字么。
打去基金会一问,中奖号码没错,那头笑眯眯的表示刚接了个南方特等奖同志的电话,本地中的奖到时候去石碑胡同的基金会地质现领也成。
有奖票卷的排列压根就没有规律,连操作工人也分不出哪一张有奖,哪一张没有奖。
二次开奖口内的序号就是这个。
市面上也有很多琢磨怎么用摸,看的方式找出带奖的奖券,反正没一个成功的。
听说一等奖跟特等奖同时在一张奖券上,基金会的人老惊讶。
那头聂超勇赶不回去,打了两回电话都没接上,第三回总算打通了,还没开口问为啥老占线,这是跟谁唠嗑呢,就听芽芽兴致勃勃:“哥!我中奖了!”
知道啊,下午不是说了么。
芽芽:“哥!我的意思是,我又中奖了!”
这种飞来横财的好事,老聂家祖上好几代加起来都没有经历过。
正巧当天聂卫平跟自家媳妇通电话。
易玉琴知道,老聂家也就知道了。
开奖那会全村人都在生产大队院里看电视。
发售奖券那是全华国的事,黑省就有八百万张奖券的工作指标,都得落实到城市,县城,各个乡村。
那会镇子上的指标是六箱奖券,过年的时候还抽奖了。
老聂家又重新把家里的奖券拿出来翻来覆去的瞧。
聂老太最近在忙聂合作的婚事,琢磨孙女那奖券还有妙用。
杨小雨没去过京都,要么那张奖券就送给老杨家,增进下合作跟杨家小姑娘的关系。
蒋文英性子比较刚烈。
甭看田淑珍老是压聂三牛一头,但聂老太要决定的事向来都不跟三媳妇打招呼,但二房媳妇就得斟酌点。
婆媳两相处几十年了,各自的性子也都知道。
聂老太跟儿媳妇那么一提。
“芽芽在京都根本用不着那张奖券,小雨跟合作现在正处着,我寻思让人家小姑娘开心开心,你看怎么样?”
“挺好的啊”蒋文英麻溜的应了,“是要买芽芽那奖券啊,回头我问问芽芽多少钱,电视上不都宣传了么,不要奖券可以换1500块,自己人铁定不那个价,意思意思要个五百块就行了,那孩子不多收贵的。”
儿媳妇搁这装傻呢。
聂老太也聪明,知道事儿办不成就不去磋磨。
一旁的田淑珍拎着铁锅正要出门,听了一会也不帮家婆,反正选的那儿媳妇不让她痛快,也不乐意操心,偷偷咧嘴笑着出了门。
这铁锅用了十几年了,就是当年芽芽到家里来,头一回分家后买的锅。
一个星期前聂三牛才用碎的砂锅片磨成粉和鸡蛋清一起调成糊糊补漏,没到一个星期又漏了。
她寻思拿到村口看看有没有补锅匠路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