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主任:“买”
芽芽“两万四呼吸麻醉机要买吗?”
柯主任:“买”
芽芽:“体外反搏治疗仪听说降到两万块,咱们买吗?”
柯主任:“买”
芽芽计算器打得啪啪响,也就是整个急诊科各个科室大概集资五万块钱。
她嘴里叨叨的,“我出一万块的集资费用”
没错,这就是之前特等奖的一万块钱。
这年头科室探索自负盈亏模式,医院和公家也都提倡医院职工集资购买医疗设备。
职工集资购买设备,人少的有时候三到五个人,比如一千块钱的设备,集资人数从两个人到十个人就差不多。
急诊科是个大科室,可集资人数比其他科室多得多。
分配方式由公家规定,职工集资购买回来的治疗设备都是先还成本,还完成本以后,第一年医院和集资的职工各得纯收入的50%,以后每年院方收入递增10%,集资方递减10%,持续两到三年左右。
或者是器械买回来以后,一年的收入先按照集资金额的140%左右还本付利息,然后按照医院得70%,集资方得30%的比例持续两到三年。
没办法,公家经费严重不足,财政也困难,得靠医院自己发展。
倒也算是给职工额外的挣钱机会。
买回来的设备想挣多点钱,医院方面当然早来晚走,还能对器械保养上点心。
医院职工吃饭休息没少计算,现在公认每投入一百块钱大概就有一百七十块钱的收入。
中奖券的这一万块,顺利的话一年后就能回本,然后挣两到三年的钱。
芽芽拿着单子等柯主任签。
柯主任摸出钢笔,写到一半不出水,翻箱倒柜找到个笔芯,寒酸的签完了字。
芽芽真心实意的建议,“要不咱们还是先买几支笔吧”
柯主任大手一挥,该花花,该省省,花那种冤枉钱干什么,去隔壁科室顺几根笔回来。
芽芽应了声,但瞧见卫民等了好一会了,又跟柯主任讨了那根笔芯,签完名让人取钱租仪器去。
人刚走急诊科就进来个一男一女。
这会三月份天气还不稳定,随时都得增一件,减一件的,反正不能穿单衣。
男人穿着两件衣服都能让血染得看不出原本颜色。
女人连鞋子都没穿,有些拘谨道:“医生,麻烦你给他看一看”
“你码数多少?”有护士主动拿了自己平时替换的鞋来,“凑合凑合”
女人摇摇头不打算要。
“穿着吧,天气还冷呢,女人脚丫子不好受冻的”芽芽已经把男人衣服撂起,发现是刀伤以后取来手套戴上,手指探入伤口
女人不敢看,退到帘子后边边站着,空气里的血腥味竟让她干呕起来。
痛得还昏厥得男人呜咽了一声。
都到食指底了伤口还没到底呢,妥妥需要剖腹勘查,不是简单缝合能完事了。
涉及到住院和手术签字 ,护士问跟来的女同志,“你们两啥关系”
女同志不说,那男的哼唧哼唧的喊着疼,但也不说。
不说也得治,护士忙着测试过敏,剃毛。
但术前化验得送检验科,有些药得到药局拿,没住院号弄不了。
“送来医院不就是想救他的命么,你哪怕交个七块一床的住院自费,够办住院就行了,没钱接下来慢慢凑”护士瞧两人闷葫芦似的也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