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戊在这之前可不知道二世会有这样的安排。
按理说,他作为新后的兄长,能直接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已经是未来的丞相。
但是这御史大夫可是监察百官,纠察百官的过失,尤其是监察丞相的得失。
一旦丞相有了什么过失,他就可以代替丞相。
这是三公九卿制当初确立时规定好的。
虽然始皇帝在位时,从来没有哪一位丞相是因为被御史大夫而弹劾最终被罢免,但是丞相一旦不得皇帝欢心,随即提拔上来的就一定是御史大夫。
他这个御史大夫,就相当于从前的左丞相。
只是,他应该在朝中监察百官才是,当初先帝出巡,会带着丞相帮助他协理政事,但是御史大夫却要留在咸阳城监督群臣的。
如今二世忽然间做出这样的安排,王戊自然觉得很奇怪。
但奇怪归奇怪,皇帝当朝宣布的事情,他只能称唯道是。
这个临时组成的组织,代表的可是二世。
“此去代朕东巡,无需祭祀,只要将沿路所见民生疾苦全部记录下来。非但如此,沿途所有郡县的府库账目,以及户籍汇编,全部都要重新报录。不仅如此,从今日起,男女的年龄、性别、家中多少田宅,都要记录在户籍之上。”
“荆楚之地,最是让朕不安。此行任重而道远,王戊,你可不能让朕失望。”
王戊作揖。
“陛下放心,臣与诸位大夫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御史大夫属官有两丞,一为御史丞,为大夫之副;一为御史中丞。其中御史中丞因为统领侍御史和诸郡监御史,可以命令御史按章纠弹百官,权力尤重。
皇帝做出这样的安排,想来是要好好发挥监察制度的作用。
当初皇帝陛下制定了好多制度,设立了好多官职,但是真正实行运作起来的制度没有几个,所设立的官职对帝国起到作用的也没有几个。
七十二博士就是最好的例子。
皇帝的学术顾问罢了。
但是皇帝不允许天下人有学问。
有了重任在身,这下王戊觉得自己的肩头沉甸甸的。
其他人自然对王戊投去了羡慕的目光,这可就有意思了。
李信的心情在昨夜飞入云间之后,今晨站到朝堂上,还是脚底下踩着云朵似的,一直嘴角露这鲜明的笑意。
这一身的酒气,站在朝堂之上,很为不雅。
但是皇帝留宿宫中赐酒,他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不过,他们更加好奇的是护军都尉蒙恬的反应。
蒙恬一脸肃穆,似乎周围的世界与他无关。
这样的淡漠和正义凛然的表情,是皇帝非常厌恶的。
傲然,不恭顺皇帝。
扶苏淡淡看了一眼那些武将,还有蒙恬的表情,他微微握了握拳。
既然硬刚会让大秦帝国有所损失,那他就只有先忍耐一时,等到新的护军都尉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