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数字信用凭证和货币国际化问题(2 / 2)

只是那时候大家并没有在意,因为听起来就非常玄幻,以前货币是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后来变成了纸币,现在想要连纸币都不印了,直接就填数字。

加上数字货币应用前景大家也不明朗,因为这两年智能手机大爆发,线上线下支付迅勐发展,好像没有数字货币也没有影响,大家支付一样方便快捷。

当然也和到目前为止没有推出一款有意义的数字货币有关系,毕竟大家都不知道数字货币长啥样,自然就不知道应用场景。

这次两家公司联合发行的金融信用凭证,如果只是平常转账等,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因为和现在支付平台转账交易没有区别。

但是两家公司却是发行了与之匹配的数字信用卡,数字信用卡可以短期内脱离后台数据连接,完成点对点转账交易。

而且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国外同样可以畅通无阻,用户拿着这些信用凭证可以兑换其他货币,这意味着突破了货币金融管制,自然引起了央行的重视。….例如有人想要美元等货币,但是按照我国现行的规则,兑换不仅麻烦,而且量还不大,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如果他们将手中的本国货币在支付平台兑换成信用凭证,然后拿到海外兑换成想要的货币,进行消费、交易转账都是可以的。

这中间需要支付货币转换手续费,金额越大手续费就越高,目的不是赚这笔钱,而是发展初期需要做些限制,看看情况再说。

实际上自从数字信用凭证发行之后,确实有很多人使用了,央行之所以没有火急火燎找他,原因还是兑换的资金并没有走外汇途径。

而是通过潮汐投资公司遍布全球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并没有造成外汇大规模流失,只不过是潮汐投资公司手里多了本国货币,少了其他货币而已。

这么做也不是没有问题,例如非法所得资金很有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流出去,对国家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目前能够有资格使用支付平台信用凭证系统的企业和个人,都是经过严格身份审核的。

而且目前给的信用额度都不高,想要大规模转移非法所得还是比较困难的,没有造成大的不良影响。

但是央行不认为两家公司联合起来推出这样的功能,就是为了方便国际资本流动,也不认为就是为了赚取兑换手续费。

丹雀金融服务公司虽然连年亏损,但是他们的母公司每年赚的钱非常庞大,还没有到饥不择食的地步。

潮汐投资公司更不用说了,之前的金融危机博弈当中赚了多少钱没人知道,但是去年的能源期货市场博弈当中他们赚了多少钱,可是瞒不住的。

加上以前就是财大气粗的主,如此赚钱的企业,看上的肯定不会是这点手续费,其他普通公司可能非常在乎,但是对他们来说却是毛毛雨级别的收益。

之前也询问了两家企业,给出的答复就是测试数字货币凭证在国际贸易当中的作用,由于量不算大,央行不好一禁了之。

而且央行也开始对数字货币感兴趣,他们两家企业虽然对外说是数字信用凭证,但是央行不可能被表面话术所迷惑,一眼就看出这就是传说中的数字货币。

面对央行这边的疑惑,叶子书也没有打算隐瞒他的想法,直接当着众多央行领导的面,将事情说得清清楚楚。

第一个目的是测试数字货币,这一点和两家公司给出的答复是一样的,毕竟是新生事物,很多方面尚不明朗,不测试就大规模流通有可能出问题。

当然,叶子书对于自己拿出来的数字货币技术还是很自信,就算是量子计算机参与破解也没有用,原因就是里面使用了大量无法破解的宇宙数字。

例如传说中的无理数圆周率π,这种数字别说是传统超级计算机,就是量子计算机来了也没法算得清。….将这些特殊的数字和特殊的算法结合起来,形成的数字货币加密技术是无法破解的,只要宇宙还是这个宇宙就不会有问题。

技术上和安全上问题都不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看看数字货币在国际金融流动当中的作用和影响,分析是否具有可行性。

第二个目的自然就是取代现在的国际贸易货币体系,只是目前意图还不能过于明显,因此显得有些粗糙。

如果真正想要成为国际贸易货币,绝不是简单地进行货币兑换那么简单,后面还有一整套与之匹配的技术性问题要解决。

由于这是无主权货币,如何支撑起币值,让大家相信拿着它们是有价值的,美元是以国家信用做背书,而无主权货币却没有任何背书,信任度肯定很低。

想要支撑无主权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大家拿着这些货币能够买到他们想要买的东西。

但是这个条件需要各个国家承认无主权数字货币的价值,他们的经济体系能够接纳这种无主权货币。

显然这一条很难办到,甚至有可能会被很多国家联合打压,因此直接走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这时候黄金就发挥出重要作用,如果他们真的想要让这套数字货币成为全球贸易结算货币或储备货币,直接就让其和黄金挂钩。

黄金是天然货币,除了具有储备价值之外,还可以用于工业领域,同时也非常容易变现。

虽然发行的是无主权数字货币,没有国家主权信用背书,但是和黄金挂钩一样能够支撑得起这类货币的流通,甚至比主权货币还要坚挺。

第三个目的就是解决现有贸易货币产生的问题,美元虽然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随着老的经济越来越不行,为了维持本国经济体量,越来越倾向于通过其国际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进行金融收割。

像刚刚发生的金融危机,他们就进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像市场释放了大量的美元,只是被潮汐投资公司搞了一波,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停止了原来的货币宽松计划。

但是这绝对不是暂时的,这就像是一个溺水的人,只要能够抓到一根稻草,就会拼命不松手,就算将来真的维持不下去了,也能拉着全世界“陪葬”。

我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国际贸易最大的国家,必须意识到其中的风险,尽量提前做好准备。

第四个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废除以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贸易货币体系,对这个观点,叶子书也没有隐瞒,很直白就说了出来。

实际上做到了第三个目的,第四个目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没点野心,他也不可能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当他说完这些目的之后,也有人提出为何不让人民币国际化,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乃至贸易实力,都具有这样的潜力。….针对这个问题,叶子书也有他的观点,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想要成为国际贸易货币,就必须要向外输出货币。

也就是说要经常出现贸易逆差,不然别人没有我们国家的货币,自然也就没法进行国际交易,而我国目前是巨大的贸易顺差。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贸易顺差国,这会造成其他国家很难长期持有我国的货币。

当然,这也有办法解决,那就是通过货币互换来让对方持有我们一部分货币,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一个理想的做法。

第二点就是对本国经济不见得有利,我国是人口大国,不可能所有人都从事高技术高价值的产业,总有大量的人口需要其他相对低端的产业生活。

如果我们想要实现货币高度国际化,就意味着我们要刻意维持一定的贸易逆差,做得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一段时间内实现贸易平衡。

这会导致很多低端产业将会离开我国,原因就是很多国家为了获得我们的货币,会极低的价格向我国出口产品,甚至不惜政府补贴出口。

这本来是好事,可以让我国很容易获得廉价的商品,但是最可能的结果就是贫富两极分化更严重。

一部分人富得流油,一部分却要时刻面临失业的困境,而且为了争夺有限的高薪岗位,内卷会更加严重。

他认为任何事情都会是两面的,货币国际化固然会带来一系列好处,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坏处。

第三点就是我国经济目前并不需要依赖货币国际化来实现经济高度发达,原因大部分产品我们都能自给自足。

例如能源问题,以前我们还需要购买大量的能源,现在我们反而成了能源出口国,等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热辐射吸能场建成之后,能源更不是问题。

我们目前最大贸易进口产品就是各种矿产资源,但是随着海底采矿技术,以及将来的太空采矿技术成熟,对这方面的需求也不大,反而可能是出口国。

至于低端产业生产的商品,也会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共同作用下得以保留,并不需要依赖国际人力成本低的国家完成这些商品的生产。

至于高科技产品,我们现在对国际的依赖度越来越低了,反而成为全球最大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国。

而且随着我国大规模使用智商药之后,人口素质也会进一步提升,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社会创造力也将冠绝全球。

因此他得出结论,我国其实并没有太高的货币国际化需求,特别是和可能带来的问题相比,属于弊大于利。

但是我们对现有的国际贸易货币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必须要有新的高信用货币来充当国际贸易货币。

因此和黄金挂钩的无主权信用货币就有发挥的余地,而且这同样是掌握在我们自己人手里,安全性也不用特别担心。

听完叶子书的一席话,领导们思考了很久,觉得好像有点道理,但是又拿不准,只能让他先回去,他们这边需要针对这个问题再好好讨论一番。 .

奶味小布丁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

笔趣派为你提供最快的重生之科技新贵更新,第936章 数字信用凭证和货币国际化问题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