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治理百姓掌管军队,执行的是具体的工作,而皇帝掌握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大道。
一个只知道具体事务的领导人是没前途的,伟大的领袖都是从精神上改造世界。
老朱让王忠厚给何青峰搬来凳子笑道:“你的想法朕知道,但朕担心的是一地风气,如此会影响几代人。”
“大梁当是一个文明之地,朕希望百姓性格坚毅而骄傲。国家强大,百姓就应该骄傲,敢于与不平之事做对抗!”
“扬州的吏治彻底腐败,那些人都不能用,秦淮中是朕的人,他岂能骗朕!”
老朱道:“你不过是担心朕会扩大扬州这事情,朕是有想法,吏治不整是不行的,盐业不整顿也是不行的,扬州这个地方过于繁华了是不合理!”
前面的话何青峰还能听懂,后面就不行了:“扬州繁华不好么?”
“温柔乡是英雄墓!”
朱佑德道:“朕的繁华要北上,南下都可以,扬州的繁华脂粉的味道太重了!”
何青峰无言以对。
繁华还有错了?
“陛下,扬州去岁上交赋税,四百多万……”
“你是朝中大臣看到的自然是税赋,朕是皇帝,看到的是危机,扬州一府,汇聚百姓四百多万,其中土地可能养活那么多百姓?扬州土地都在谁的手里,百姓都在干什么?”
老朱道:“扬州百姓八成以上都是在给盐商做工,这盐商虽然不是世家豪门,但是和世家豪门有什么不同?”
“陛下是打算迁移扬州百姓?”
“嗯。”
老朱道:“拿下北燕,辽东地域广大可以安置许多百姓,南下海南也是可以的,总之朕不许我朝百姓没有土地根基,做工可以但家里还是要土地的。”
“这是国策,我朝国策确定百姓拥有田亩,扬州百姓何能例外!”
“朕在燕州新建大城,你们都有议论,朕给你透露一下,朕是打算迁都的!”
老朱道:“现在的京师虽然繁华的,但如女子少了一些阳刚之气,燕州北控北方,战略重地也,朕统一天下之后就当迁都北方,我朝的重心也就放在了草原上了。”
何青峰看看老朱心里很无语,这么大的事情,你现在才说!
之前竟然一点口风都不透露。
总之给你当官就是心累,要防着你搞事情,还要防着耍手段。
何青峰道:“臣还是那个意思,扬州这事情,朝堂当参与!”
老朱气道:“朕以你为心腹,你怎么就不明白,扬州一地如此糜烂,朝堂岂能没有牵连,背后没人地方官员岂敢如此荒唐,扬州糜烂根子不在扬州,而在朝堂,在京师!”
老朱这一次南下杭州带来的人自然没问题,大部分都是何青峰冯伯功从朝堂各部门选出来的寒门弟子。
“盐业百年,从太祖到朕,其中时间如此之长,背后牵连皇家朕都不奇怪,朕还有几个叔叔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