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选虚弱地吐出了这几个字。
“陛下既已恩准重审赤焰一案,这主审地人选也请一并圣裁了吧?”刑部尚书蔡荃恭恭敬敬地躬身道。
“这个场合不议朝事,”梁帝的口气有些绵软地拒绝“……主审人选改日再定。”
“陛下,兹事体大,不宜拖延。既然今日已经这样了,又何必改期呢?”中书令柳澄接言道,“老臣刚刚想了想,这主审人选非同小可,须德高望重、忠正无私,且又精明细致才行,一个人恐怕难当此大任,还是多择几名,共同主审才好。”
“柳大人之言甚是,”沈追立即道,“臣举荐纪王爷。”
“臣举荐言侯!”穆青的嗓门儿依然很大。
谷雨站在那里,回头扫了一眼。
立刻有军中将领大声喊道:“末将举荐骠骑大将军、安国公!”
面对此伏彼起的举荐声,梁帝用力闭了一下发涩的眼睛。
其实谁来做主审官已经无所谓了,到了眼前这个局面,赤焰一案将来地结果便清晰可见,即使是身为九五之尊的自己,现在恐怕也无力阻止。
最后,纪王、言侯、谷大将军和大理寺正卿叶士祯成为了支持率最高的主审官候选,梁帝在心头突然涌起的疲倦感中让了步,全部照准。
纪王、言侯、叶士祯跪拜领旨,只有谷雨站在那里,微微躬身行礼,引发所有人关注。
但所有人都没有问。
不过无数人心里起了嘀咕。
谷雨虽然不管民政,但是从藤县看得出,他治理民政能力天下无双。
这种文韬武略,远在靖王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真要是太子登基,谷雨辅佐,说不定真的天下大治。
但是,谷雨会不会做王莽、曹操呢?
不过还没容大家细想,御阶之上佝偻着身体的苍老帝皇,抖动着花白地须发,颤巍巍地起身想逃离这间令他呼吸不畅的大殿。
众臣只能恭敬跪拜。
皇帝寿仪的第二天,内廷司正式下旨,命纪王、言阙、谷雨、叶士祯为主审官,复查赤焰逆案。
对于这桩曾经撼动了整个大梁的巨案,当年怀抱疑问和同情的人不在少数,只是由于强权和高压的威逼,这股情绪被压抑了十三年之久。
而在这个时候,夏江落网了。
抓住他的是蔺晨。
他当然还同时抓到了秦般弱。
随着夏江的供认和复审的深入,梅岭惨案的细节一点一滴地被披露出来,朝野民间的悲愤之情也越涨越高,几乎到了群情沸腾的地步。
到了九月中,重审的过程已基本结束,但由于此案牵涉面广,并不是单单只改个判决就可以了事的,所以又延续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详细决定如何更改、补偿和抚恤的诸项事宜。
十月初四,皇太子、靖王率四名主审官入宫面君,从早晨一直停留至黄昏方出。
两日后,内廷司便连传四道旨意,其一,宣布昭雪祁王、林燮及此案所牵连的文武官员共计三十一人的大逆罪名,并将冤情邸传各地;
其二是下令迁宸妃、祁王及其嫡系子女入皇陵,并重建林氏宗祠,两人皆按位恢复例祭供飨。
此案幸存者复爵复位,加以赏赐。
冤死者由礼部合议给予其家人加倍优厚的抚恤,并定于十月二十。
在太仪皇家寺院设灵坛道场,由皇帝率百官亲临致祭,以安亡魂;
其三,此案首犯夏江、谢玉及从犯若干人,判大逆罪,处以凌迟之刑。
这些都是应有之义。
最重要的是第四条。
安国公、骠骑大将军谷雨,因为之前大破北燕,此时又主审案件有功,进位大将军,协助皇太子萧景礼总览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