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名叫禹恬。
他和唐杏儿的相识始于三年前。
众所周知,北宋时期的科考制度很多都是延续了晚唐时期,比较严格。这禹恬经过了乡试之后,很顺利地来到京城进行州试,却不想名落孙山。由于其家境不好,又处在边远的御州,连回去的路费都筹集不到了。
身上仅剩下的几个铜板被他花费在了喝茶上。
唐杏儿便是与他在茶坊相识的。
这禹恬虽然已经穷困潦倒,但是,却还是一个多情种子。
唐杏儿见他可怜,便随口答应他,只要他能够高中,自己宁愿等候他。
此事过去不久,唐杏儿便忘记了。却不想这禹恬却没有忘记,这一次再次来京城,便一心只要见上唐杏儿一面,期望能够和她多盘桓几日。33
唐杏儿有些发慌。
“禹公子既然又来赶考,就当在店中好好读书,岂可在小女子身上浪费时光?若因此误了大事,岂非又要等上三年?”
“小生自从回去之后,时时记得当初姑娘的教诲,发奋苦读。若能得蒙姑娘兑现当初的承诺,小生此生再无憾事。”禹恬说道。
唐杏儿慌忙站了起来。
“小女子已经和开封府的薛猛将军定有婚约,还望禹公子勿要以小女子为念。他日金榜题名,又何愁没有好女子登门?”
禹恬一怔。
“怎么,杏儿姑娘已经和他人订婚了吗?”
唐杏儿点了点头。
“小女子当初那般承诺,亦是为了禹公子不要就此放弃,不想禹公子却要当真,实出小女子意料之外,还望公子休要怪罪,杏儿这厢赔礼了。”
禹恬手里的酒杯抖动起来。
“如此说来,当初姑娘只是在欺骗小生?”
唐杏儿一惊,她似乎捕捉到了来自禹恬眼中的失望,继而愤怒。
“禹公子休要错怪了小女子。”唐杏儿有些害怕起来,“小女子家中尚有事情,就此告辞,待禹公子高中之日,小女子定会携我家相公一同前来祝贺。”
唐杏儿说着便要离开。
禹恬却跳起来挡在了门前。
“此一桌酒菜只为姑娘,若是姑娘就此离去,小生恐再无心思参加州试,祈愿姑娘少坐相陪,此后你我再不相识?”
唐杏儿见他说得倒也真诚,于是只好坐回到座位上。
禹恬平时很少喝酒,而唐杏儿在茶坊日久,各种场合都曾经历过,酒量自然不小。
没多久,禹恬便酒意上涌,加上心情不好,几次都从椅子上滑坐到了地上。
“禹公子喝得多了,还是早些回去休息。改日我家相公回来,小女子与他一同去看望公子。”唐杏儿想着尽快溜走,以免被他纠缠不休。
谁知,刚刚站起来,却忽然觉得头脑一阵昏眩,差点就撞在了房门上。
此种昏眩和醉酒的昏眩不同,唐杏儿立刻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摇晃了几下之后,唐杏儿趴在了桌子上。
等到唐杏儿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间漆黑的屋子里,四周浓重的黑暗提醒她,此时应该已经是深夜了。
唐杏儿敲了敲自己的头,坐起来,伸手在身边摸了一下。
忽然,她就像是被火灼烧了一般惊呼起来。
她摸到了一个人,一个只穿着贴身内衣的男人。
而唐杏儿自己也只穿着贴身的内衣,连小巧的胸衣上面的带子都已经折断了。
唐杏儿大惊失色,从床上滚落到了地上。
很久之后,她缓缓站起来,打算找到自己的衣服迅速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