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主题摇身而变,成了“从外人视角看荥阳村”,这个外不仅指外地游客,更指外国人。
汪齐分批给村民开会,着重强调了拍摄期间的个人素质和环境卫生问题。
由于节目组的拍摄时间正值春节,届时公司放假,林酒一人未必忙得过来,所以霍正楷陷入两难。
霍氏集团有报告年会,霍家家族还有除夕聚会,无论是公司还是家族长辈都盼着见他一面,再者,之前工作室的事并未全部撂下,母亲安排了人手接管,但部分遗留问题仍待他亲自解决,所以这年,他无论如何都无法留在云南,也无法留在林酒身边。
张敬臻老早就订好了机票,但一听霍正楷非走不可,所以又果断退了机票。
“放心走吧,我这是为了上电视留下来的,别瞎想。”
霍正楷明白他的用心良苦,没有浪费口舌说感谢,而是勾唇一笑,紧接着从办公桌后站起身。
张某人顿感不妙,他绷着腰背走来,语气和形象完全恢复到了公事公办:
“过年期间有几项数据需要处理……”
人走了,但工作还在。
农历二十六,林酒召集了公司的全体员工,拍了一张整齐的“全家福”,照片很快被打印出来,张贴在公司、工厂,以及手艺班最显眼的地方。
农历二七,吃过团圆饭的霍正楷在众人目送下安检候机,财务核对年底分红,林酒第一次感觉自己钱袋子鼓囊囊的。
农历二八,《美丽乡村》节目组抵达拍摄地,并和余苗的老板马克西姆正式会面,两方短暂协商,敲定了拍摄流程。
马克西姆手舞足蹈,没想到自己这一程还赚了一笔,他扯着林酒疯狂握手。
“我可以上中国的电视了!我和CCTV合作了!”
余苗笑着把老板拉开,凑着林酒说悄悄话。
“我老板听说中央电视台的要过来,拉着我去买了好几身中式新衣服,还问我要不要换一个帅气的发型……”
林酒眼底闪出一抹轻笑,不由自主地想到张楚瑞,她就是做新中式服装的。
农历二九,林康林业沿袭旧历,给村里的独居老人以及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发放过年物资和红包。
大年三十,鞭炮齐鸣,林酒家前所未有的热闹。
除了登门送礼的大小合作公司之外,还有手艺班的阿姨们返场送年货,林酒和姚芳谢意连连,推辞不掉,只能收下。
当晚,她邀请节目组来家吃年夜饭,拿出了本地拿手菜。
大年初一,荥阳村迎来了第一波客流高峰,各方各部门紧密配合,确保游客得到最佳的体验。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央视节目组的拍摄,红将工厂以及手艺班的部分员工自告奋勇返回岗位。
拍摄导演对众人自然而饱满的情绪深感诧异,商量之后临时加了一段采访。
“您当时在选用油纸伞这一非遗元素创业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想法?”
镜头前的林酒略施粉黛,双唇微红。
“第一想法是要挣钱,有了基本的经济保障,才能让我的手艺人师傅们有信心跟我,第二想法是要争气……”
比起张口就说励志传承非遗,林酒选择了实话实说。
“我们也小有了解过,红将在创业初期的成就相比同期创业公司来说十分优秀,那这个过程中,你又是怎样做到出类拔萃的呢?”
林酒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静默片刻,眼底闪着含蓄的锋芒。
“前期多和自己比较,多专注自己,多自省,当我们把工作重心都放在自己身上,研究伞骨机,研究环保的伞面颜料以及其他可联动的产品之后,再回头就发现自己已经走出了很远。”
张敬臻也如愿上了电视,作为一个“外部”合作人参与了节目录制。
大年初三,云南大学的老朋友康教授携全家老小自驾游再次来到腾冲。
林酒异常惊喜,甚至称得上雀跃,她借机做东,订了一个大包厢,还邀请了央视节目的工作人员和马克西姆的团队一起吃饭。
饭桌上,康教授慷慨陈词,不吝啬自己的评价,从他的角度剖析了林酒成功的原因,还坦诚夸赞姚芳对油纸伞的坚持,最后他一转画风,自我反思起来。
“老实说,我当时并不太看好他们,觉得他们的设想太理想化,后来看着红将真的一点点做出成绩,我还在课上和学生开玩笑,我说你们年轻的一代,想法就是最大的资本,我们老了,很多东西太局限,思维也不够开阔。
我是个教书的人,研究了很多年的非遗,也写了几本书,结交了一些非遗的朋友,但是越研究我就越觉得非遗应该是高雅的,这种东西应该是摆在博物馆里的,但现在我得和林酒道个歉,我这个想法啊……太不切实际……”
林酒以茶代酒,接下他的诚意。
“文化不分高雅,非遗也不分。”
搬进博物馆收藏的确是彰显文化、艺术价值的客观保护方式,但缺失了传承的本质。
因为传承的核心就是创造和开发价值,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经济价值,只有价值得到延续,手艺人才会得到肯定。
张敬臻偷偷摸摸在饭桌上打视频,霍正楷掏空耳朵,听他炫耀这几天的故事。
林酒想,这是最特别的一个新年。
众人举杯,庆贺荥阳油纸伞再现繁荣,庆贺非遗来日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