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肉带回去,我跟你一起去肉铺。”
赵玉兰所在的村子叫赵家庄,目前还叫赵家庄生产大队。
村子很大,有个五六百户人家,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家都姓赵。
这儿离镇子不远,比起其他村子来相对要富足那么一丢丢。
赵玉兰的三叔开的肉铺在村口。
他的肉铺是被公家允许开的,很多年了,每天早晨杀几头猪,然后供本村和附近几个村子的村民们来买肉。
苏落梅见肉铺里的肉卖相不错,赵三叔一听她是侄女的朋友,表示只要苏落梅要的肉多会给点儿优惠。
苏落梅买了十斤肉,五毛钱一斤,赵三叔钱上没便宜,但送了她一些小碎骨。
这些碎骨可以拿回去剁吧剁吧,熬个豆芽骨头汤喝还是很不错的。
赵玉兰买了两斤肉,也要了点儿碎骨头,然后又去供销社用从家拿来的鸡蛋换了盐和火柴。
一个鸡蛋换一斤盐。
一个鸡蛋也可以换一封火柴。
农村的家庭主妇们家里若没钱买盐,或者买火柴了,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家的老母鸡身上,只要老母鸡给力,下个鸡蛋就帮女主人解决了大难题。
回到家赵玉兰就开始做饭,一路上苏落梅把她小吃店的情况简单的跟对方说了一下。
很久没吃肉的王浩和王丽丽得知晚上有肉吃,还有骨头汤喝,萧兄妹俩高兴的跟什么似得。
王浩拉着江城的袖子一脸天真的说:“江叔叔,你和苏阿姨来我们就能吃肉,你们天天来多好啊。”
江城被童言无忌逗笑的同时又有点儿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