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舒一脸恳切地对姚冬梅说:“这次机会很难得,照林同学这次考试排名,她是我们班最有希望进新苗计划的,只要她把成绩稳住。”
“老师,那如果进了这个新苗计划,”姚冬梅皱了皱眉,有些担心沈思琼会不适应,“她是不是得一个人去别的城市上学?”
“这个您可以放心,”颜舒知道姚冬梅是担心孩子不适应,尽可能想让她放宽心,“我们这边的带队老师会照顾好他们在澜城的衣食住行。”
听到“澜城”时,姚冬梅眼底似有眸光闪动。
颜舒信誓旦旦道:“而且,交换期间,林同学在澜城的吃穿住行都不用花钱,学校这边会负责到底的。”
“好的,谢谢老师。我们会好好考虑的。”
巧的是,澜城一高那边也在召开家长会。
高二1班的教室内,家长们得知“新苗计划”的反应跟江城那边的家长截然不同。
底下先是议论纷纷。
接着,有一个家长直接站起来置问,语气很是不满:“老师,江城那种偏僻地方过来的孩子素质肯定好不到哪里去,让他们来学校,会影响我们孩子的吧。”
有了这个出头鸟,其他有所忧虑的家长也应和他。
跟其他面露不屑的同学不同,从江城出来的林若瑶表情并不自然。明明前不久,她才作为班里优秀学生上台发言,分享学习经验,享受家长、同学们的羡慕欣赏的目光。但此刻,林若瑶感觉自己好像也被人连带着骂进去了。
一旁的赵倩,自顾自看着自己新做的美甲,对于其他家长的话左耳进右耳出。她似乎完全忘了自己身旁的亲生女儿就是从江城转来的。
班主任闫雪面带微笑,努力解释:“这方面,校方也是考虑到的,新苗计划的人选只有10个,校方会根据他们的成绩,分配到合适的班级,对我们班的影响其实不大。”
闫雪的言下之意就是说,江城二高来的学生按成绩根本来不了他们班。
看底下的家长态度有所软化,闫雪继续解释:“学校会继续维持现有的教学秩序的。学校还是会尽可能维护咱们本校学生的。”
听了班主任这么一番话,家长们也算是勉强放心。
几个学生也纷纷安慰自己爸妈:“没事的,对你们孩子有点信心,他们跟我能比吗?都不是一个量级的。”
“咱们班燕大的每年就有十来个,但是他们呢,能出一个985就已经是冒青烟了。”
“咱家平时不也有做慈善,这次你就当咱们学校在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