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五大王?五大老?(1 / 2)

“什么?他真的当皇帝了?”刘进忠那是一脸苦笑不得,“他还真是非过这把瘾不可啊!这下好了,他当了皇帝,那我还非出兵不可了......对了,舜水先生,我如果灭了耿精忠,那算不算一场灭国之功?”

朱舜水一听这话,也点点头道:“没错!耿精忠当了皇上,还立了大靖国,那你灭了他的确是灭国之功了......北王,您看这是不是有点儿功高振......李?”

这个耿精忠当皇上的行为绝对是提升自己的价值啊!

本来他就是个反王,他的脑袋和江西的康亲王杰书是一个档次的。所以李中山西征去杀杰书,刘进忠南征去砍耿精忠。两边提升的“功勋度”是差不多的,而李中山凭借着一手把朱三太子拉扯起来的功劳和平定淮西的大功,依旧可以稳压刘进忠,拜大将军录尚书事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可是这個耿精忠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硬生生从一介反王变成了“四国大战时代”的四大皇上之一。

那他就是和吴三桂、康麻子、朱三太子肩碰肩的人物了。如果刘进忠杀了耿精忠,再灭了靖国,那就是灭国之功啊!

李中山一下就被他给压下去了!

有了这个灭国之功,那他能不能也当一任大将军录尚书事?

而李中山会让刘进忠如愿吗?

他会不会再背后扯后腿捅刀子?

刘进忠一下心里没谱了......他打仗还行,玩政治搞权术,还真不怎么拿手?过去他搞政治、玩权术主要靠尚淑英和查左尹支招。

现在老婆被他自己赶跑了,查左尹又只回来一部分......这可怎么办呢?该向谁请教?

“王爷,这个灭国之功大了,您可不能吃独食!”

就在刘进忠琢磨着上哪儿再找个军师的时候,朱舜水已经在替刘进忠拿主意了。

朱舜水本来是不怎么懂权谋的,但他在日本流亡的这些年,通过水户光国和其他一些日本的儒者,了解了许多神君家康的谋略,特别是家康篡夺丰臣天下的这一段他特别了解——许多当事人他都认识啊!经常听他们吹牛,听多了自然懂了。

所以他对这个“五大老辅佐傀儡主君”的桥段特别有心得。

现在大明不就是“五大老”掌权吗?原本吴三桂、耿精忠在的时候是七个王爷,多了俩。现在吴三桂、耿精忠自己去当皇上了,不算要当皇上的定王,大明还剩下南王李辅臣、北王刘进忠、忠王李来顺、英王李中山、翼王郑经,不正好五大老嘛!

接下去会发生什么,朱舜水闭着眼睛也能算到了!

而要防止李辅臣、李中山、李来顺这三大老联手篡位,那就必须加强郑经、刘进忠的力量。

当然了,这个李来顺虽然和李辅臣、李中山连宗了,但他和李辅臣、李中山毕竟不是一家人......就不知道会不会变成那个大明版的毛利家了?

不过这个刘进忠看上去挺忠的,应该可以担当起上杉家的角色......

想到这里,朱舜水就对刘进忠说:“这一仗您要顺利拿下,就必须拉上陈中堂、卢中堂和翼王殿下!”

陈永华和卢三好自然是石田、小西、大谷之类的人物了。好像忠义有点少,和李中山的关系有点好......不过还是应该设法加强他们的力量。

“拉上陈复甫、卢三好和郑翼王?”刘进忠思索着问,“有他们分润功劳,我就不会功高振李了?”

“那当然了,”朱舜水道,“灭国之功再大,四家一分也就小了,况且李英王还不至于对四家下手吧?”

“那不至于......”刘进忠摇摇头。

他知道陈永华和李中山是一伙儿的,卢三好虽然是西选出身,但他和李辅臣、李中山父子的关系也特别好。

至于翼王郑经......他是陈永华的后台,他的目标一直就是吃下福建,可能还想染指一个叫什么吕宋的地方,和李家应该不会发生什么冲突吧?

“那不就行了?”朱舜水笑道,“您可以把安徽江南那块地分给卢中堂,把宁波分给陈中堂,把半个福建分给郑王......您拿下浙江的其余地盘,这样您的地盘就能和两位中堂还有郑王连成一片,三位李王如果有什么不臣之举,您和郑翼王、卢中堂、陈中堂就能一起兴义师,保大明了!”

“哦......好!”刘进忠想了想,觉得李中山、卢三好、陈永华他们搞得什么“国人议政”已经很不臣了,多半不会有更加不臣的时候了,如果真有的话,那就必须要兴义师了!于是就点了头。

朱舜水接着建议道:“王爷,现在耿精忠称帝建国,声势大振,您不能贸然进兵,应该先回一趟南京,和陈中堂、卢中堂还有李英王他们谈好条件,再一起进兵!”

刘进忠点点头,“先生所言,正合我意!”

......

就在耿精忠忙着建立他的大靖王朝并且努力组织大明包围网的时候,南京城的人们也完成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这个南京的能工巧匠们在原来的那个定王府后宫门口的那座“假文华门”外头的小广场内搭了一圈挺漂亮的棚子,还在这个小广场当中修了一座小小的八角亭子。

可别小看这圈棚子和这八角亭子,这可是未来新大明最高权力机关国人议政大会会场的重要设施!

有了这圈棚子,国人议政官们就不怕风吹雨淋日晒了......这个堂堂议政官,总该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吧?要不然天天风吹日晒的就罢了,最多晒黑一点。可要遇上下雨下雪该怎么办?也不能让议政官们顶着雨雪讨论国家大事吧?

至于那个亭子可就更厉害了,议政大会的主簿、书办,还有主持议政大会的领议政,在开大会的时候都会在亭子里面坐着。而得到发言机会的议政官,也必须进入八角亭子站在讲台上发言——议政这个事儿还是要讲个规矩的,不能胡说八道,也不能七嘴八舌,把个议政大会的会场搞得跟鸭子塘似的。

不过这会儿,定王府议政大会会场里头却跟开了锅似的,二百多个来自江苏、安徽、广东、广西、湖北、福建、江西、湖南等全部或部分被大明控制的省份的议政官,都在交头接耳,甚至高声议论。

而在那个八角亭中,本来应该坐镇主持会议的几个领议政,今儿全部缺席,不知道是不是昨晚上聚会喝多了,这会儿还没睡醒,还是躲在什么地方开小会商量怎么应付耿精忠称帝的事儿。

吴三桂称帝的事儿早就在大家伙的预料当中,毕竟老吴的实力摆在那里,早就过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标准。而且他辛辛苦苦造反图个啥?还不是想过把当皇帝的瘾?

不过老吴的地盘和大明的核心地盘也不接壤,当中还搁着李自成和杰书的地盘,就算要开打也够不着,所以大家伙不怎么担心。

至于和吴家的地盘接着的两个李王统治的广东、广西和湖北东部等处,也没什么大问题。

毕竟老吴家和两个老李家关系都不一般,一个是亲家,一个仇家,两家的实力都还不弱,而且这吴家的亲家和吴家的仇家还连了宗,成了一家人......

可是耿精忠称帝这事儿可是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