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
刘岱得知自己兄弟刘繇被袁术部将张勋所杀,心中愤怒无比。
再加上坊间传闻刘繇在临死前大呼让刘岱他为他报仇,不然他就死不瞑目。
刘岱大怒而起,立刻就大起兖州之兵,誓要诛杀袁术,为兄弟刘繇报仇雪恨,同时也是要维护汉室的尊严。
刘岱起兵顿时得到了陈国的刘宠、梁国的刘弥这两名汉室宗亲的响应,三人组成了“三刘联盟”,共同讨伐袁术。
至于沛国的刘曜因为年前才新登上沛王之位,现在还忙着整顿国中之事,就没有出兵响应刘岱他们,只是头口上了支持他们。
物质上,刘曜还是提供了一些军械粮草给刘岱他们,以表示自己的诚意。
但兖州并不是刘岱一个人说得算,最后只有东郡太守王肱响应刘岱。
因为王肱是东郡太守乔瑁战死之后,刘岱以兖州牧的身份提拔上来的官员,所以王肱当然要响应刘岱。
至于其余的泰山太守应劭、济北相鲍信等人都一样选择保持中立。
兖州各郡国中还有一个人是比较特殊,那就是山阳太守袁遗,不过他也是两边都不站队,跟随大众,保持中立。
袁遗虽然和袁术是兄弟,他跟袁术的关系前期还是不错,但是随着乱世的来临,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变差了。
历史上袁术、袁遗两人争夺扬州,最后袁遗兵败,被乱军所杀。
最后刘岱、王肱、刘宠、刘弥四人组成“反袁术”联盟,共击袁术。
虽然陈留太守张邈不愿出兵攻打袁术,但他愿意借道给刘岱大军。
不借不行啊!
张邈要是不借的话,刘岱就先打他,再打袁术。
还在陈留的曹操看着刘岱和王肱的大军浩浩荡荡地路过,心中不禁摇了摇头,仰天长叹道:“这大汉的天下怎么变成这样了!……唉!”
“董卓,你赢了,甚至赢得很彻底!”
董卓听从李儒的计策,把州牧、刺史、太守这些官职乱封一通,挑起各路诸侯的野心,这才引起了袁术四处攻伐。
现在天下各路诸侯因为董卓假借刘协的名义发布的圣旨,从而大打出手。
所以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不可能再次组织第二次讨董联盟。
这样一来,董卓可以稳定关中,虎视中原了。
得知三刘联盟的成立,袁术也不怂,心中算盘打得响亮,想着正好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击败他们刘岱、刘宠他们,一举拿下陈国、梁国、沛国三地,从而统一豫州。
袁术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把孙坚这头江东猛虎用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尽情地压榨孙坚的价值。
三刘联盟一时之间,竟然占不到任何便宜,反而被孙坚连胜数阵,打得他们节节败退。
尤其是孙坚的儿子孙策,年纪轻轻就已经表现出惊人的武艺。
在一次两军交战中,孙策就亲率数十名铁骑冲入敌阵之中,凭借着手中一杆霸王枪,斩将夺旗,勇不可挡,被军中士兵誉为“小霸王”。
而刘岱等人因为手中无勇将,没办法和孙坚、孙策以及他们手下的程普、黄盖等人匹敌,接连经历了几场的大败。
于是乎,三刘联盟开始坚守不出,而孙坚父子也无法攻破刘岱等人大营,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谁拿谁都没有办法。
……
就在袁术和刘岱等人打得你死我活的时候,远在荆州的袁叙这边却抱得美人归,享受着天下第一才女蔡琰给自己带来无与伦比的快乐。
半个月之后的黄道吉日,转瞬即至。
蔡琰名义上是妾的身份,虽然正妻的没有三书六礼,十里红妆;但是袁叙也是给足了蔡邕这个老头的面子。
袁叙不仅仅在襄阳城中为蔡琰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大摆筵席;甚至他还亲自出州牧府正门把蔡琰这个新娘子迎进自己的府中。
襄阳城内的老百姓有感于袁叙来了,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
虽然不能说老百姓可以顿顿大鱼大肉,但至少不用像以前那样紧衣缩食,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穷苦日子。
所以荆州的老百姓都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袁叙,甚至一部分家庭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的百姓,还心甘情愿地掏出自己的积蓄凑钱买了一些贺礼送到州牧府来,由衷地祝贺这场隆重的婚礼。
袁叙得知之后,有感于自己尽得荆州百姓之心,当然不会拒绝老百姓的好心,都收下了他们贺礼。
既然百姓都这么大方了,袁叙自然也不能吝啬,于是对他们都进行了一些钱粮上的补助,比如在州牧府外也开设流水席,与民同乐。
并且还免去了荆州百姓一年的赋税,连南阳郡也要一块执行。
这下荆州的老百姓更加的感恩戴德了,恨不得袁叙天天娶妻纳妾,夜夜当新郎。
新娘子蔡琰在丫鬟的陪同进入了后院,来到了属于自己的新婚之房。
而后院之中卞玉早就领人装饰着整整齐齐,墙上挂满了鲜艳的红彩布,地板上铺好了崭新的红毯,后院之中处处都彰显了喜气洋洋,迎接新姐妹的到来。
婚宴酒桌之上,作为正式晋级为老丈人的蔡邕那张老脸笑得合不拢嘴,他要的就是袁叙这个重视自己女儿的态度。
今天袁叙的所做所为,还是让他比较满意的。
今天这场隆重且声势浩大的婚礼让全荆州的人知道了,他女儿虽然是妾,但是这纳妾仪式的隆重程度不输给娶妻仪式。
蔡邕今天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地向袁叙介绍两个人。
一人正是蔡邕的表兄弟袁涣。
在东汉到三国这一段的时期里面,只有三个人被世人成为勇冠贲育,而这个袁涣就是其中一人。
勇冠贲育是勇气极大的意思。
另一人则是正是江东而来的顾雍。
东吴名相顾雍,为人公正无私,后来就有人把顾雍缜密持重的性格,和其他七个人合并起来,统称“魏晋八君子”。
在这“魏晋八君子”还包括贾诩和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