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玉书之前没选择进城停留,而是直接出城向北而去,或许高句丽遗民的造反计划就能顺利进行,赵玉书也安然进入辽东,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可偏偏他留下了,偏偏崔景昊贪心不足让金世贵去主动接触,偏偏这个书院弟子不是一般的难缠。
一个马蹄铁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一个六先生自然也有可能左右一个帝国的兴衰。
赵玉书回去了,谢绝了叶室让两个东瀛美姬服侍一二的提议,玛德这货是忘了我是跟老婆一起来的吗!
可惜了,这个时代的东瀛妹子还没学染黑齿这种奇葩的化妆路子,大和抚子还是挺耐看的。
房间的灯还亮着,兰灵还在等他。
前世一些鸡汤杂志里经常会提到,对男人来说最大的触动不是小三穿了品如的衣服,而是拖着疲惫的身子深夜归家时一碗热粥和一盏微灯。
当然赵玉书现在并不疲惫,兰灵也没给他准备粥。
“呐,玄阶中品!跟老杨的那把刀一样了,直接送我的。”
赵玉书把长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把装饰繁复精美的横刀。
这个时代,那种前世很出名的日本太刀还没面世,反而唐刀在日本很受欢迎,比如那把传说中的天丛云剑。
如果是那把剑的话,自己会不会直上八重天?
“咱们都用不上,回去找书院换把地阶的。”
赵玉书一边做梦,一边将今晚的见面内容事无巨细的跟兰灵讲了一遍。
兰灵思索了很久,用手指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眉头皱的很紧。
“辽人鼓动高句丽遗民叛乱,只是把他们当枪使。”
“哦?”
赵玉书明显没想到这点。
“安东都护府这边反叛,对辽人有什么好处?但如果大唐率军平叛,辽人好处就大了。”
赵玉书啊了一声:“如果李彤不来平叛,高句丽就成了辽人稳固的后方,加上可能的东瀛和新罗,这些势力联合起来从海上袭扰,足以让大唐焦头烂额。”
联想到前世大明王朝被海盗和倭寇搞成那样,赵玉书觉得这个计策很有可能奏效。
如果李彤调兵平叛,那河东河北的兵力就必然不足,或许辽主大败之后不会立即再次南下,但至少也让李彤没有余力反攻。
最终无论李彤怎么选,受伤的都是大唐或东夷三国,辽国动动嘴皮子意思意思出几个兵便坐收渔利。
这等阳谋,又是国师的手笔吗?
他真的就是阴司之主吗?
赵玉书晃了晃脑袋,将这些猜测暂时抛诸脑后,见招拆招吧,俺老赵最擅长干的就是破人阳谋。
一夜养精蓄锐,第二日两人在平壤城东逛西晃了一整天,至少有三拨分属不同势力的人来盯梢,不过二人并不在意。
无非是怕他们跑了,或者怕他们另有阴谋罢了。
直到黄昏时期,一股不加掩饰的灵光大摇大摆看了过来,让正在返程的二人同时呆立在街上。
八重天。
灵光一触即收,这是一个警告。
警告的内容赵玉书需要自己去想,是不要耍小聪明,还是不要逃跑?
“他们的底牌已经亮了。”
赵玉书现在终于彻底放心自己的身份没有暴露了,一个八重天大修士,放在高句丽遗民叛乱这种事上是够了,但若是用来对付六先生,那只能算炮灰。
金世贵又卡着点来到了客栈,请赵玉书和兰灵过去,不过意外的是,这次竟然不是去崔府,而是大都督府。
崔景昊和李参军以及叶室都已经等在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