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给后人留下一个巨大的麻烦么?
许贯忠的一句话,让与会众人都明白,这是要讨论重点了,表情都变得严肃了起来。
一直主持度支司事务的蒋敬,看了看枢密院与会的几人,便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大理国宜早日收复,度支司与枢密院并兵部联合做过计划,若朝廷能聚十万兵,民夫、辅兵三十万,最多两年便可以彻底平定云南!”
这就是王伦觉得头疼之处,大理国与黔中行省的情况颇为类似,治权和兵权基本掌握在高氏等几个大族手中,段正严这个国主是被架空了的。
所以朝廷若要彻底收复大理国,肯定不可能再像黔中行省那样,留下许多土司,土司集中在黔中行省,天下有一个这样的行省就够了。
若不想未来的云南行省同样土司林立,朝廷就必须大军压上,一战将大理国内部的地方势力扫除干净,否则那就是另外一个烂摊子。
而且朝廷也没办法像吸引转移朝鲜行省内部矛盾那样,大越李朝对大理国百姓的吸引力有限,东南诸藩国如占城、暹罗、真腊等,同样对大理国百姓毫无任何吸引力。
所以朝廷若以大越李朝为诱饵,大理国内部的地方势力未必配合。
眼下朝廷在广西行省有五万多大军驻扎,多半是土兵,四川行省有一万多大军,也就意味着朝廷需要向岭南抽调至少三万以上的军队参与作战。
还要考虑水土不服、大理国的气候、瘴气等严肃的问题,王伦皱了皱眉:“召黔中诸土司入京吧。”
这是王伦与重臣议事时,曾经提到的另外一种方案,那就是引黔中行省的土司兵,协助汉军进攻大理国,但这就意味着,一旦土司兵立功,土司的势力就要从黔中扩张到大理国方向去了。
朝廷需要土司们帮助开拓、消化黔中,同时又不希望他们的势力壮大,但攻略大理国一事,虽然不能说迫在眉睫,却也不能耽搁太久了。
原因很简单,四川行省在被李纲治理过后,向朝廷缴纳的赋税,已经名列天下诸行省前五,但所有人都知道,蜀地受限于道路交通,真正的实力远没有被开发出来。
若能收复大理国,四川行省在西南方向就多了一条出蜀地的商路,这意味着什么,在座的众人都十分清楚。
当年三国时期,武侯诸葛亮能以一州之地对抗曹魏,靠得不就是降服南中地区,打通了蜀地与东南的贸易通道,从而安稳了后方么?
所以云南对四川的重要性,就如同后世马六甲海峡对华夏的重要性。
稳定了云南,广西行省面对东南诸藩国的军事压力也会减轻许多,那么有出海口的广西,也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可以说一个大理国,就牵扯到朝廷在吐蕃、蜀地、岭南至少五个行省的切身利益,这么一细算的话,不收复大理国,使之变为云南行省,就当真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