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王伦希望进一步减轻对农民的赋税负担,换位思考、平心而论,哪个百姓愿意无偿为官府出徭役?
所以他做了多手准备,在大琉球岛、吕宋岛等东南岛屿推行以民间为主力的种植园殖民经济模式,缓解中原的粮食压力;同时大规模引入鸟粪石,为中原耕地增产。
这样的话,百姓收入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加,朝廷便可以试着推行“摊役入亩”,将原本应该由百姓完成的免费徭役,以少量增加的田亩赋税进行征收,从而转为正常化的雇佣工,以工钱的形式完成对民间的有偿徭役征发。
这同样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事情,但王伦有耐心。
在延福宫处理政务的闲暇时间,王伦便耐心地教导着太子王闻。
他让王闻接受了朝廷推广的新式小学教育,接下来他就得为这个自己事业接班人的未来考量了。
新汉的新式小学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材都是王伦提供的。算学的各种新式数字写法、各种符号的推广、各种定理、定义、概念;以《梦溪笔谈》为基础的对常见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这些都是王伦来完成的。
王伦最近教导儿子王闻的,是地理。他绘制了一幅粗略的世界地图,又命工匠制作了一个木制的地球仪,标注了经纬线,并按照他的记忆,制作了一个有山势地形、河流湖泊、岛屿海洋的世界地图沙盘。
此刻王伦正在给儿子讲解“地理决定论”,他将华夏土地划定为一个岛屿,即以大鲜卑山也就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昆仑山、十万大山为界限,这些山脉以南、以东,就是华夏的精华所在。
“虞允文派人送回的有关漠北的书信、地图,你可仔细看过了?”
王闻点了点头,虞允文此次北去,将所见所闻记录得相当详细,王闻虽然没有去过漠北,他似乎也能想象到那是一片什么样的土地。
“汉唐鼎盛时,势力也不过大致涵盖了这一片区域,先前我给你讲过什么是季风,什么是降水,你当明白,正因为有了西北与东南季风带来的降雨,我华夏大地方才形成了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雨热同期大气候。”
“故而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我华夏之地四季分明,咱们的祖先,为咱们打下了一块好地方啊!”
王伦感叹地说道,地球上适合大规模农耕的土地,就那么几块,我汉人祖先筚路蓝缕,后代怎能轻易辜负了祖先的辛苦呢?
“南海是个好地方!上一次讲课,你问我为何要开拓吕宋,广东送来的占城稻,你也见过,也吃过,那可是好东西,这便是朝廷要开拓东南的原因!”
“东南诸国、诸岛屿气候炎热,水稻往往一年三熟,亩产粮食远超中原土地,那里的野人因天赐机缘,果腹容易得紧,便懒散成性,这里便合该是咱们汉人的,是咱们中原的!”
王闻顿时热切了起来:“儿愿意乘海舟领兵往攻之,为父亲开疆拓土!”
王伦笑了起来,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天下就好比一艘大船,你我父子是那个掌舵指引方向的,所谓分工不同。皇帝也不过是个职业,就如农人种田、工匠做工一般,皇帝的任务,是带领着天下前进,却不是要你做个冲锋的猛将,那是夺了其他人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