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激烈讨论(1 / 2)

中秋节时,四合院的居民们在院子中间摆上一张大圆桌,上面摆满了月饼、水果等供品。等到月亮高悬,大家便围坐在一起,举行拜月仪式。仪式结束后,老人们开始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古老传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随后,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着月色,氛围温馨而美好。

端午节的时候,四合院则弥漫着粽叶的清香。居民们早早准备好了糯米、红枣、粽叶等材料,教游客们一起包粽子。院子里还举办了小型的龙舟模型展览,介绍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和意义。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端午节。

这些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游客们的热烈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在节日期间来到四合院,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四合院不仅成为了展示北京传统文化的窗口,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

随着四合院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周边的一些商家也看到了商机。他们纷纷对自己的店铺进行改造,融入传统元素,与四合院的风格相呼应。一些特色手工艺品店、传统茶馆、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四合院周边,形成了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商业街区。

这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加大了对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了交通、环境卫生等条件,使得四合院周边的环境更加宜人。

周胜看着四合院和周边区域的变化,心中满是欣慰。然而,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于是,他又开始思考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为四合院的文化展示注入新的活力。

经过一番调研和筹备,周胜决定在四合院内引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他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专门针对四合院历史文化的 App。游客们下载这款 App 后,只需用手机扫描四合院的特定区域,就能通过 AR 看到四合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仿佛穿越时空一般。而戴上 VR 设备,游客们则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四合院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

这一创新举措再次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年轻的科技爱好者。四合院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四合院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这片古老的院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与繁荣。然而,就如同平静的湖面下总会隐藏着暗流,表面的和谐之下,一些矛盾冲突和家庭琐事也逐渐浮出水面。

四合院的旅游发展带来了不少收益,门票收入、文化活动收费以及周边商业合作的分成等,让居民们的生活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大家却产生了分歧。

年轻一辈觉得自己在志愿服务队中承担了更多体力活,如引导游客、维持秩序等,而且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他们提出了不少新颖的点子,像利用社交媒体宣传四合院等,所以应该在收益分配中占更大比例。以李阳为代表,他是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在网络运营方面颇有心得,经常在各大平台发布四合院的精美图片和有趣视频,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他认为:“我们年轻人为四合院的宣传和运营付出了这么多,没有我们在网上的推广,哪有这么多人知道咱们这啊,收益分配就应该向我们倾斜。”

而老一辈则认为,四合院是他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根基,他们对四合院的感情深厚,而且他们担任讲解员,凭借着对四合院历史的熟知,用饱含感情的讲述为四合院增添了文化底蕴。张奶奶就皱着眉头说:“这四合院打我小时候就在这了,我们这些老人知道的故事那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宝贝,没有我们这些故事,光靠你们年轻人在网上瞎折腾,能有游客愿意来听吗?收益分配可不能忘了我们这些老辈子的贡献。”

这种分歧逐渐演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在一次居民大会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李阳气得涨红了脸,大声说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没有我们的宣传,四合院就是个破院子,谁会大老远跑来看啊!”王大爷则气得直跺脚,指着李阳说:“你这小子懂什么!没有我们这些老人守着这院子,传承着这些文化,你宣传个啥?这四合院的魂都没了!”

周胜坐在一旁,看着争吵的双方,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四合院的和谐与发展。于是,他站起身来,用力拍了拍桌子,大声说道:“大家都别吵了!咱们能有今天的成绩,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努力。老一辈守护着四合院的历史文化,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缺了谁都不行。我们应该坐下来好好商量,找到一个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

在周胜的劝解下,大家的情绪稍微缓和了一些。经过几天的商讨,最终制定了一个综合考量各方贡献的收益分配方案,根据志愿服务时长、对文化传承的贡献、提出有效建议的数量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按照一定比例分配收益。虽然这个方案没有让所有人都完全满意,但至少暂时平息了这场利益分配的风波。

在四合院热闹发展的背后,各个家庭内部也有着不少琐事和矛盾。

赵家最近就不太平。赵强和赵刚是亲兄弟,两人都已成家,和父母一起住在四合院里。原本一家人相处还算融洽,但随着四合院游客增多,家里的空间显得愈发局促。赵强的儿子小宇正值调皮捣蛋的年纪,在院子里玩耍时经常影响到游客参观。赵刚的妻子刘梅就忍不住抱怨:“小宇这孩子太闹了,天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吵得游客都没法好好参观,这要是影响了四合院的名声可怎么办。”

赵强听了心里很不舒服,反驳道:“孩子嘛,调皮点很正常,再说了,这四合院本来就是咱们住的地方,凭啥要因为游客就拘束孩子的天性。”两兄弟因此产生了矛盾,见面也不怎么说话,气氛十分尴尬。

赵父赵母看着两个儿子闹成这样,心里十分难过。赵父把兄弟俩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咱们一家人住在这四合院,本来是和和美美。现在因为这点小事就闹别扭,值得吗?小宇是该管管,但刚子媳妇也别太计较,都是一家人。咱们得齐心协力把四合院发展好,不能因为这点家庭琐事就伤了和气。”

在父母的劝解下,赵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回家后好好教育了小宇,让他注意在院子里玩耍时不要影响游客。刘梅也觉得自己之前说话太冲,主动向赵强一家道了歉,兄弟俩的关系这才缓和了。

这边争吵还没结束,另一边赵家又起了波澜。赵强和赵刚两兄弟,因为孩子的事再次吵了起来。

赵刚一脸愤怒地对赵强说:“哥,你家小宇也太不像话了!今天又在院子里追着游客乱跑,还把人家手里的纪念品给撞掉地上摔坏了。你到底管不管?”

赵强皱着眉头,有些不耐烦:“小孩子嘛,又不是故意的。你至于这么大惊小怪吗?不就是个纪念品,赔给人家就是了。”

赵刚气得瞪大了眼睛:“这不是赔不赔的问题,这孩子天天这样,影响多不好。现在四合院是旅游景点,咱得注意形象。你要是不好好管,以后麻烦事儿还多着呢!”

赵强也火了:“你别老挑小宇的刺儿,他还小,懂什么。你家婷婷上次不也在墙上乱画,怎么没见你这么说?”

赵刚的妻子刘梅听到这话,从屋里冲了出来:“赵强,你可别乱说。婷婷那是不小心画了一下,而且我们马上就清理了。小宇这是屡次犯,性质能一样吗?”

赵强的妻子王丽也不甘示弱,站到赵强身边:“刘梅,你别太过分。孩子之间有点小摩擦很正常,你非得揪着不放,是不是看我们家不顺眼?”

赵父赵母听到吵闹声,急忙从屋里出来。赵父大声呵斥道:“都别吵了!一家人闹成这样像什么话?赵强,小宇确实该好好管管,不能由着他性子来。赵刚、刘梅,你们也别得理不饶人,都是自家兄弟,为这点事伤了和气不值得。”

赵母则抹着眼泪说:“咱们家以前和和睦睦的,现在怎么因为孩子的事儿天天吵。小宇,过来,奶奶跟你说,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调皮了,知道吗?这四合院现在是大家的心血,咱们都得爱护。婷婷也是,以后画画要在纸上画,别往墙上画了。”

小宇低着头,小声说:“奶奶,我知道错了。”婷婷也跑过来,拉着赵母的手说:“奶奶,我也知道错了。”

赵强看着孩子,有些无奈地说:“爸妈,你们也别光说小宇,刚子他们也得注意婷婷的行为。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大家都有责任。”

赵刚哼了一声:“哥,你这话说得就没意思了。明明是小宇的问题比较严重,你还在这里强词夺理。”

周胜听到这边的动静,也赶了过来。他劝说道:“赵叔赵婶,赵强、赵刚,大家都消消气。孩子的事儿,咱们慢慢教育。现在四合院发展得越来越好,咱们更得团结。这要是让游客看到咱们自己家里吵得不可开交,多影响形象啊。”

赵父叹了口气:“周胜啊,你说得对。我们也不想这样,可这孩子一闹起来,当父母的就忍不住着急。”

周胜笑着说:“我理解,不过咱们可以想个办法,既让孩子们能开心玩耍,又不影响四合院的正常秩序。比如,咱们可以在院子里划出一块专门的儿童活动区域,这样小宇他们玩闹也不会打扰到游客。”

赵强和赵刚对视了一眼,赵强说:“这主意听起来还行,就不知道具体实施起来方不方便。”

赵刚也点点头:“是啊,而且还得考虑怎么保证孩子们在那里玩的安全。”

周胜拍了拍胸脯:“这事儿交给我,我和居委会的人商量商量,看看怎么规划。只要大家能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时,一直在旁边没说话的李大爷走了过来:“周胜这主意好。不过啊,我觉得咱们还得给孩子们讲讲四合院的重要性,让他们从心里知道要爱护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