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现在吴老爷子是想不出什么问题来问温言了,梁老爷子只好亲自出马:“以前都听梁东说了你好多的事迹了,又是设计首饰,又是帮他出主意办公司,什么商业中心,吃完一体化,什么文化产业,新奇的点子很多。真是听了让
我这个老头子都要翘大拇指,真真是了不起,你是怎么想到这么多的点子的?”
温言沉吟了一下:“其实也没有爷爷您说的那么神奇,很多都是从小处着眼的小想法,然后逐渐积累起来的。不过这个里面,我还是借鉴了不少国外的做法,特别是梁大哥的公司现在主推的商业中心项目的设计,其实主要就是参考的国外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兴起的商业中心,然后再根据我们自己的情况做了一些调整罢了。来源并不是我,我只是起了一个小头,提了一些国外的做法,后面都是和梁大哥商量出来的,而且到了具体的执行层面,那更是靠了梁大哥公司里面众多的能人才能够实现的。”
温言的这番话她自己觉得并不是谦虚,其实她占的,不过是一个重生来的超前了十几年的眼光,而且这个商业中心的想法也的确好几年前就已经在欧美逐渐流行了,她只是一个引线人,把点子引到了梁东的面前。如果没有梁东自己的远见,这样一个粗略的想法根本不可能变成真正的繁华商场,而如果没有梁东公司里面的人全力运作,只是凭着几句借鉴国外的经验,凭着几句这会是未来的趋势,吃喝玩乐一站式解决就能把商场变成现在这样熙熙攘攘的模样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听到了其他几个人耳朵里面却不是这样,后面的细化和运作当然也很重要,可是万事最初的不就是靠着那个开始的点子,那个最初的推动力吗?如果不是有这么一个漂亮的点子,又谈什么后面的运作呢?而明明想出来了这样的点子,却不居功,不认为自己出了多少力,现在说起这位事情,脸上竟然来露出微微的羞赧,这样谦虚的态度更是让两位
老人暗暗点头。
在场的四个人当中,除了温言在社会阅历上还浅得很,其他人都是在人情练达的人精,特别是两位老人,阅尽千帆的眼光怎么会看不出来温言是真心觉得自己只是小小的提了个点子,还是故做谦虚。很显然,温言真的是没有觉得自己做了多么重要的事情,对于梁东的公司有多少好处,她甚至为大家把这些功劳算到她身上觉得不好意思,甚至是有些抱歉。这样率真平和的性格,在现在的年轻人当中真的是太难得了。
听到温言的回答分外满意的吴老爷子这会儿也找回一点儿意识,接着梁老爷子的话接着问到:“你刚刚说参考了国外九十年代兴起的商业中心,这些东西你是怎么能参考得到的呢?国内没有什么报导呀?你这个小的年纪,是家里面出国去玩或者是考察了解到的吗?”
话虽然是这样问,吴老爷子心里面却也觉得不太可能。他曾经抓过那么长时间的经济工作,也曾经在商务部组织过很多次的政策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听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汇报。这些汇报,无一不是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经过了多少人的细心研究才实现的。不谈什么路线不同,意识形态之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他作为商务部的部长,当时看到这样的差距,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中想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和成绩的态度,比谁都真诚,比谁都急切。自从开始谈改革开放,谈引进来走出去,他们引进来的不少,走出去的时候更多。可是引进来的,很多是夸夸其谈,而走出去的……他知道有很多人垢病所谓的出国考察不过是出国旅游,不过是去商场刷卡考察。但是作
为组织者和亲历者,他知道有很多的考察人员是真心想为国家吸取到先进的经验,他们舍不得住豪华的酒店,却舍得付出高额的佣金去接触那些著名的管理人员,他们舍不得花时间去看看风景名胜,却能够为了看一看这些发达的商业和生产模式在他们的厂区和办公室前面蹲守。不是不努力,不是不辛苦,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他们走出去的时候满怀信心,回来的时候却常常是失望不已。
经历过了这么多次的失望,也明白个中困难,吴老爷子不禁奇怪为什么温言说起来这句借鉴如此云淡风轻,似乎真的没有费多少力气。这样的想法可不是去别的地方玩一玩转几圈就能想得出来的,也许这个孩子家里面有海外背景,那也得是极为强大的海外商业背景才能这么小的年级就能有这样的见识吧。
明代的思想家吕新吾曾经说过人才有三等资质,第一等的资质是深沉厚重,次一等的是磊落豪雄,而聪明才辨只堪堪是第三等的资质。这段话因为被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备为推崇而广为流传。面前的这两位老人,都是阅人无数,也都曾经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即使在现在已经是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也都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是现在他们坐在这里,和温言闲谈,那语气表情却真的只好奇和坦率,丝毫没有上位者的威压,这也许就是当人的资质到达了深沉厚重之后,才会有的这种收放自如的能力。他们既可以让一方大员都战战兢兢,也可以和风细雨地让人掏心掏肺,还可以像现在这样,真的像两个有些糊涂的老人家,问出坦率的问题。态度上是如此的自然,让人生不出一丝的畏惧,也不会有一点儿的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