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
林致远端坐办公桌,先翻到最后,看了眼提交单位。
“嚯,这么多地方联名上报,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说完,从头到尾,连同问题阐述、建议措施,细致看完,悠悠长叹。
“下面的人,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咱们耗时三年,铺设的公社中学,他们竟然想着全部取缔,搬迁到市区,然后根据住址收纳学生?说得冠冕堂皇,统筹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简直混蛋啊!”
白莎不明白,提出疑惑。
“林哥,哪里不对么?公社中学小而多,导致老师数量不够,参差不齐,若是能够集中合并,增加互相交流学习机会,肯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林致远点了根烟,狠狠吸了口。
“你说的没错,那你有没有想过,他们费尽心机,诱使农民进城,想干什么?”
说完,细致分析。
“不得不说,整体建议,简直天衣无缝。
先想办法诱使农民进城,从而带动房屋出售。
虽说改革时,规定房产不是商品,只能通过府衙购买。
可需求量增加,价格势必也会增加,价格提高,民众买不起,顺势推行贷款,问题迎刃而解,府衙财政猛增,又有能力扩大城市建设。
居民增加,房子大卖,府衙扩建,这是一个完美闭环。
再结合组建城市市容管理部门,取缔小商小贩,商铺也会售出。
十几二十年,无数大城市便会涌出,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
可有没有想过,这是掏空广大民众,未来几十年的口袋?
而且,城市居民增加,工作名额不够,势必会形成内卷。
到那时,背着贷款的民众,将无路可退。
反而某些人青云直上,承建方赚得盆满钵满。
……”
长长一段话说完,不理会白莎和潘飞目瞪口呆,转而微微闭眼,又叹一声。
“如果时间不够,咱们没有别的路,哪怕知道后患无穷,也只能这么做,甚至为了加速,房产也会商业化。
花费三四十年,或许勉强可以追上欧美,甚至复兴。
可真到了那时候,又需要花费多少年解决副作用,三十年,五十年,还是上百年?”
潘飞随着学习,积累,格局变大,思维也更加放得开,不到一分钟,想明白所有关节。
“领导,您做那么多,是想把不得不,转变成可选择?”
林致远眼露欣慰,点了点头。
“不错,城市中学,提高教学质量,吸引民众进城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取缔公社中学。
另外,房产不允许贷款,按需分配,推行租赁,也要贯彻下去。
改革,势必会导致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那就让他们建设城市,盘活经济,增加繁荣度,以及维护市容市貌。
城内企业单位,若是不提高职工待遇,便会无工可用,小作坊慢慢发展,也能渐渐起来。
民众腰包鼓足,又有别的选择,干得痛快继续干,不痛快大不了回农村。
再加上,大家都在租房子,即便有余钱,也会在其他方面,提高生活质量。
虽然发展速度会降低,可民众没有压力,面对不公平,才敢大声说不。
企业或者用人单位,只有提高福利,才能留得住人才,府衙只有做得公平,才能徐徐发展。
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两翼化,本质上区别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