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的大脑仿若被一道闪电击中,突然涌起了一股灵感。
他意识到,人民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所面对的诸多矛盾,也随着环境和敌人的变换,而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自己培养出来的那些年轻人,如果能拥有无比精准和敏锐的判断力,就可以摆脱认知上的局限性,握住不同时期矛盾的关键所在。
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面对矛盾时,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去化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那些年轻的管理者们思维僵化,那就会给中华帝国的未来发展,套上一副沉重的枷锁,拖累华夏民族领先世界三百年的前进步伐。
霎那间,马超的心中就形成了一个想法,他要将自己的所思所想都写出来,安排时间编撰一本《矛盾论》。
把自己跨越三百年时空,带到这一时代的先知都写出来,论述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规律,矛盾的质量互变规律,以及矛盾的相互否定规律。
让自己的学生们通过阅读《矛盾论》,学会用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客观看待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所会呈现出的各种形态。
把握住矛盾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快速找到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摆脱主观意识的束缚。
当小太监将马超的这些话,一字不漏的传回乾清宫后,包括福临在内的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没有想到马超会如此痛快就同意了这件事。
就在清国贵族们聚在一起,脸上都带着疑惑的神情,讨论马超是不是在玩弄阴谋诡计的时候,多尔衮手下的一名巴牙喇亲兵,急匆匆来到乾清宫门口。
在这万分敏感的时候,多尔衮为了避嫌,就当众问道:
“发生何事?当众汇报。”
亲兵闻言,当即就喘着粗气,高声喊道:
“报!人民军送来最后通牒,要求朝廷在十二个时辰内,必须做出决定,否则将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谈判。
他们还在城外拉起条幅,以此表明中华帝国皇帝的诚意。”
代善一听,便急切的问道:“条幅上写的什么?”
那名巴牙喇亲兵闻言,连忙回答道:
“倭夷犯境怒冲冠,中华儿女当自强。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多尔衮听完亲兵的汇报后,瞬间就恍然大悟,明白了马超的用意所在,一脸严肃的对福临说道:
“皇上,既然马超已经同意了您提出的条件,依臣之见,咱们也应该统一思想,派出使者去与人民军展开谈判。”
孔有德环顾乾清宫内众人,见绝大多数人都支持与人民军谈和,而豪格只是叉腰而立,却没有任何明确的表示。
他心中顿时就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惶恐感,怕自己在山东犯下的那些罪行,会被马超抓住不放。
于是他赶忙站出来,大声出言制止道:
“这分明就是马超的阴谋诡计,请和硕睿亲王明辨秋毫,可别被他给骗了。”
豪格从茫然的状态中反应过来,心中顿时就涌起挫败感、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他歇斯底里的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