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注解释道(1 / 2)

全球化的宏大目标,即是宗教与货币的图谋,更是人类欲望不断膨胀的必然,所采用的手段也有着惊人的相似:

第一步,人类会先在自己的族群内进行实验,精心为两者制定出完善的游戏规则、配套措施、价值体现、传播途径……

第二步,借助暴力威慑、利益施舍、政治结盟等手段,为它们的传播开辟道路、扫除障碍。

第三步,巧妙利用两者既定的规则和价值,将被洗脑的信徒紧紧团结起来,再以暴力手段维护其延续,使其在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地位难以撼动 ,还具有极其强烈的排他性和垄断性。

所以朱媺娖不但对宗教十分警惕,还深知要想在宗教战争中获胜,只倚仗强大的武力是很难达成的,唯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在马超准备与清军决战的时候,朱媺娖也在积极运作,通过手中所控制的道教和佛教,对白莲教展开了强大攻势。

与此同时,她还将自己所能控制的皇家陆军、人民军、原大明军队、原流寇军队团结起来,在长沙府周边向倭寇军队展开了反攻。

马超虽然并不在意什么宗教洗脑,但对朱媺娖的安危却十分关注。

他下旨给江南地区的人民军各部,要求他们都要无条件服从朱媺娖的号令,全力阻挡住倭寇继续南下的攻势。

随着大清国的灭亡,北方的各方军阀纷纷投靠,这让马超不禁又感觉有些飘飘然了。

盘踞在山东的刘国柱与刘泽清,接连被部下杀死,用他俩的人头作为投名状,希望以此来换取人民军给予的特赦。

(本书对宗教、货币、文明的批判,是发生在三百年前的明朝末年,还请不要胡乱臆想。

其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必然会存在一些片面性和偏激性的错误。

一个古老文明,既然能延续千年而不断绝,其中必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运行价值,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特殊贡献。

以中华古文明为例,就是因为有着“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些优秀的道德准则和人文精神,才造就了华夏的和谐与伟大。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文化载体的无限扩大,虽然还存在着某些局部的宗教冲突,和激烈的利益争夺,但和平共处依然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

所以宗教在现代社会中,也并非是麻痹思想的“毒药”,而是人类精神上的慰藉、道德上的灯塔,文化上的快车。

除非它是不为大众认可的邪教,又或者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黑暗组织。

货币是人类生产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它极大促进了商品交换和物质繁荣,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用客观、全面、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不同的人类宗教、货币、文明,避免因片面的理解而产生误解和偏见。

如果现在读者的思维还没有融入书中,依然对封建帝制统治下的时代感到骄傲,那可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还请离开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