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传武站桩法(二)(2 / 2)

动作之旅 加油您最棒 2508 字 6个月前

无极站式,气沉丹田,炼精化气,即是“德润身”的内劲生成过程.内劲生成达到一定功德时,便可达到“心想事成”的内功艺境。这时可想丹田内气形成一球的内景。转动球体,渐至小腹腔内大小,进行前后或左右球体旋转。亦有大腹内旋转或胸腔内旋转,做到随心所欲便是功夫。直至球体膨涨渐大,自身可有随球体膨涨渐大的“象天法地”之艺境,或有球体无限膨涨的“十方圆融”的“浑圆”艺境,这便是“混元一气桩”至“浑圆桩’’功夫艺境的方法之一种。如果球体膨涨到距自身一米到二米的半径止住,可做网状想,或做琉璃想,便是人在气中、网中的艺境。如果以此功法将身内之球从劳宫穴而出,,便可两手各运一球而练手法形体功夫;如果两球合一,双手运行一球,以演攻防,便是武当“内功”的边球功夫。如以一球假想在自身体表滚动,便可得到“听劲”的浑身无处不通灵的功夫。这需要形体运动的配合。可想而知练功夫“内景象”的重要性、意念练法的多样性随·意性.

4.太极八线球桩:

无极站式,闭目返视,内观丹田,气沉丹田,意想内劲形成一球,直径十二厘米。将球降至会阴,由左胁上升至喉下由右胁降至会阴,行八周;再向左后上行至喉下右前乳线降至会阴,行八周;再沿脊柱内上行至喉下,前胸椎内下行至会阴,行八周;再向右后上行至喉下左前乳头线降至会阴,行八周,此乃乾卦“阳生·阴降”四圈。继由会阴穴沿右胁上行升至喉下,由左胁降至会阴,行八周;再由右前乳头线上升至喉下,由左后降至会阴,行八周;再由任脉内上行至喉头下沿脊柱内降至会阴穴,行八周;由左前乳头上行至喉头下,再右后下降至会阴穴,行八周。’此四圈为坤卦“阴升阳降”。收功时将球归丹田浓缩秘藏。要掌握招法八势(闪展腾挪拿打踢摔)之内劲演变及控制,需习此功法。

5.云门桩(是内功八桩”天、地、风、云、龙、虎、乌、蛇”之一)。

6.无极桩地二生火法(从河图中可明白天一生水,练功起-于“百会穴”;地二生火,练功起于双足下的涌泉穴,然五行中“心属火”,故“地二生火法”之火起于心脏,再置于两足下入托塔拎锤法(修炼手法松沉)等等,都有很实在的效用.具体的操作方法,因限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详述了。

总之,练形体的桩功较“吃功夫”,练起来比较痛苦,但功夫成熟可获明显的效果;意念的桩功练起采看似轻松,但要真正达到高艺境并不容易,其功夫成熟的标准,必须是由“心想事成”开始,最后达到“以形鉴真”的水平。舍此则会滑于“表面的练法”而无功夫可言。为什么有些人虽然练了多年的意念桩功,但动手较技时,仍使用蛮、横,僵、硬的拙力于攻防招法之中,就是此种原因造成的。以意念练功夫的桩法,须注意意念的轻灵,不可执着,执着则易出偏。还应知道,意念训练功夫及前面所述练形体的桩功,都是运用拳术攻防“闪展腾挪、拿打踢摔”法的基础功夫,故应有八法的具体训练,才能获得法运用的效果。那种以为桩功练好了就能技击,就能达到拳术攻防之道的上乘功夫艺境的认识是片面的。本文通过对一些站桩功法的介绍,再述了“桩功”在拳术攻防之道修炼中的位置、目的、作用、意义,希望对习拳者在“如何认识站桩”这个问题上能有所启发。

桩功,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着。

桩功的关键是姿势一定要正确,这是功力持续增长的唯一保证。需名师带入门,修行靠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