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一声令下破临淄,丧家之犬袁与刘(1 / 2)

“杀啊——”

“咻咻!!”

“砰砰砰——”

喊杀声混杂着破空声、撞击声回荡于临淄城内外,数不清的人潮在临淄城外旷野交织在一起,烈日炎炎下,空气中弥漫着刺鼻难闻的气息,而在涌动的人潮之后,袁军扼守的临淄城,火势在各处燃烧、蔓延着,热浪席卷了一波又一波,这使袁军不敢聚集在城墙上,一旦有成规模的人影窜动,势必会招来一波接一波的箭雨。

“这就是长公子麾下的精兵吗?”

“太强了!!”

在这延绵的战线上,位处左翼的夏侯惇部。

作为夏侯惇的宿将,李卑经历的恶战大战无数,可当看到前方战场的种种,李卑除了震惊再无其他。

一连数日的攻势下,分驻临淄城外的袁军各部,面对一波接一波的悍勇攻势,各部麾下的伤亡极大。

关键是这等攻势下,临淄城内的袁军,根本就无法组织有利驰援,继而减轻城外各部的压力。

从大战开打的那日起,不管城外曹军出动多少,但对临淄城的远程攻势,以霹雳车、旋风炮、回回炮为首组织的石弹攻势,这期间还伴有箭雨攻势、火箭攻势、猛火油攻势,以至城内守军根本就无力冲出城去。

这使得最初所想互为掎角之势,根本就没有在曹军攻势下发挥作用。

“是啊!!”

骑马而定的夏侯惇,看着从己部上空,掠过的一道道残影,表情复杂道:“没想到子修麾下黄汉升、陈叔至竟然悍勇如此!!”

“更没有想到臧宣高所部,一路从北海、东莱疾驰而归,居然在发动的这等攻势下,能够牢牢守住右翼啊!!”

早在黄巾叛乱时期,夏侯惇就追随曹操征战,而自讨董之战后,夏侯惇更是辗转去往各地征伐,哪怕到了最后,夏侯惇统军参战的次数少了,在各地屯驻兴屯的时日多了,可对于夏侯惇而言,他是知晓仗怎样打的。

可眼前经历的这一战,却极大颠覆了夏侯惇的认知。

曹昂组织的攻势太迅猛了,尤其是远程攻势压制,那是每发起一波猛攻,必然会有对应的远程攻势去压制!!

“难怪长公子先前不急着发动攻势啊。”李卑言语间透着感慨道:“原来是为了等后方输送来的各类攻城器械啊。”

听到这话的夏侯惇,下意识看向本部某处。

那一排排分散各处的攻城器械,被那些响应讨袁的青州诸族各部操控下,在己部精锐悍卒的催促与督战下,或朝临淄城内,或对城外袁军,展开一波波迅猛攻势,这叫夏侯惇联想到了很多。

在曹昂决意发动攻势后,数以万计的民壮队伍,不断从公与山大营赶来,运输着各类攻城所需,抵达临淄前线后,便迅速调转方向返回公与山大营,继而再度押运一批军需辎重赶赴临淄前线。

而抵达前线的各类攻城所需,其中那些个攻城器械,被黄忠、陈到所部精锐组装起来,就移交给了他所率领的精锐,还有臧霸率领的本部。

他这边呢,接收的各类攻城器械,被初步整编的讨袁青州诸族各部接管,简单交给他们怎样使用后,督战队就负责督战。

而制式的强弓劲弩,以劲弩为主,则移交给其麾下精锐负责,以此来构建起左翼迅猛的远程攻势,继而配合中军发动的一波波猛攻。

消耗敌军的差事,没有叫讨袁的青州诸族各部去做,而是叫他们负责远程攻势,如果这都还做不好的话,在战场上杀人,那也是挑不出任何理由的。

反观臧霸所部,则反了过来。

征伐北海、东莱两地期间,收编的那些俘虏,还有黄巾青壮,则作为消耗敌军的主力所在,攻克临淄城,大败盘踞在此的袁谭所部主力,刘备所辖小部,他们就能被收编到野战主力之中,享受战争结束后的一应所得。

打仗就是这样,总有人是需要做炮灰的。

而移交给臧霸所部的攻城器械、强弓劲弩等,则悉数交由臧霸、孙康他们所辖精锐负责驱使,以此构建起强有力的远程攻势压制。

如此以来的左右两翼战场的格局就定了下来。

与之相对的,就是隶属于曹昂麾下的黄忠、陈到所部担任主力中军,弹压着这些时日投效来的黄巾青壮,来与城外分驻的袁军各部交战。

这几日的仗打下来,临淄城内外已然成了修罗场一般的存在。

人是成片成片的倒下。

血是汇聚了再干涸。

难闻刺鼻的气味,始终都盘旋在此间。

“子修这一仗打下来,我军之威将遍传青州啊!!”内心复杂的夏侯惇,眉宇间透着感慨道。

第一次,在夏侯惇的内心深处,生出了跟不上的想法。

但这种想法却很快被夏侯惇驱散了。

他还在正当年啊!!

他还有很多事要做!!

也是在这一刹,夏侯惇想要在青州坐镇的想法,可以说是达到了顶点,他要在这被打烂掉的青州,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收兵!!!”

恰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鸣金声响起,却见一支骑队驰骋过来,在敲敲打打下,他们瞪眼怒吼着。

这是从中军派来的。

大规模会战下,军纪必须要严。

别的都能容忍,但谁要是敢违背军纪,特别是在战时下,下场只有一个,斩首示众!!!

在此等态势下,负责在各处厮杀的将士,在所属将校的指挥下,怒吼下,谩骂下,开始有序的撤离战场。

当各部收敛完战死袍泽的尸首,将受伤袍泽集中医治,打扫完各处战场后,天也不知不觉间黑了。

“这仗,什么时候打完啊。”

“不知道啊。”

黑夜下的中军一带,聚在一起的曹彰、夏侯楙一行,早已不复先前的亢奋,一个个变得沉默起来。

即便是说的话,也少了。

当见识到大规模会战的惨烈,这造成的视觉与精神冲击,是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影响的。

也会到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为何久经沙场的悍卒,一个个都那样沉默寡言,甚至拉到人堆里,都是平平无奇的存在。

那是因为他们的心早就千疮百孔了。

也是在这一刻,他们才真正明白,为何自家大兄,自家公子,要一次次的领着他们随军参战了。

这是叫他们知晓战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