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大唐朝廷这一次还真是歪打正着(1 / 2)

一旦吐蕃跟回鹘汗国和船山部落同时爆发大规模战争,早就苦吐蕃人已久的大唐王朝,铁定不会错过出兵收复失地的大好机会。

只要赤德松赞以及吐蕃高层脑子没进水,他们绝对不会让这种足在导致吐蕃亡国的危险局面出现。

抛出河西走廊这块肥肉,让船山部落、回鹘汗国和大唐三方互撕互咬,无疑是眼下对吐蕃王朝最有利的选择。

因为河西走廊原本就是吐蕃从大唐手里抢来的,现在放弃,对吐蕃王朝的根基并不会产生大的动摇。

相反,若是能让船山部落和回鹘汗国为了争夺西域和河西走廊而大打出手,自然是吐蕃人最乐于得见的有利局面。

只不过,想要坐山观虎斗,前提是参与的各方势力基本保持势均力敌的态势。

如果其中一方具备对另一方拥有绝对碾压的不对等实力,势必导致其它几方错失联手共拒最强大敌的时机。

李唐可以断定,不论是赤德松赞,还是药罗葛·保义,二者现在是以己度人,把他们自己放在船山部落最高决策者的位置,来推测接下来有可能发生的战事。

一个小部落想崛起成一个大部落,必然伴随着对周边地盘和人口进行疯狂的侵略和扩张。

船山部落在回纥大军对河西诸州攻城掠地的时候,趁机抢占沙州这一举动,落在任何人眼里,都会造成一种错觉:

船山部落与回鹘汗国一定会爆发冲突!

甚至是全面战争!

自古以来,因为分赃不匀而导致当事双方两败俱伤的例子,数不胜数。

而对于都想对外扩张的船山部落、吐蕃王朝和回鹘汗国三方势力而言,登基后表现得雄心勃勃的唐宪宗李纯,是当今天下大争之世的最大变数。

参与河西战役配合回鹘大军抗击吐蕃的唐人奴隶义军,现在针对河西诸州吐蕃平民的血腥报复行为,于情于理都不可能让大唐和吐蕃两国君主视而不见。

赤德松赞和李纯,两人肯定不会有种族屠杀人道主义危机的概念。他俩唯一要考虑的,是吐蕃和大唐境内的民心和民意。

封锁消息,控制社会舆论,对这个时代的封建王朝而言,很简单。

问题是,突然发生这么大的事件,大家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该如何利用这次事件从中谋取最大的利益。

吐蕃先丢西域,再失河西,损失已经极为惨重。

赤德松赞如果不想被逻些的王公贵族以赞普失德无能为由赶下台,就必须要尽快想出行之有效的良策。

唐宪宗李纯,若是想彰显大唐天子的威名,绝对会想方设法利用大唐和回鹘之间的姻亲盟友关系,把手伸向河西走廊,借宣抚河西大唐子民的机会,谋划收复河西走廊。

在这种情况下,赤德松赞如果出兵河西,面对回鹘、大唐和船山部落的三方围杀,无疑是自寻死路。

药罗葛·保义,不愧是回纥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一代保义可汗。

这家伙只是随意地放纵河西诸州大唐贵民清算当地吐蕃平民,就把一个大难题扔给了赤德松赞和唐宪宗李纯。

利用好这个时间差,药罗葛·保义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回师王庭发动军事政变,从滕里可汗手里夺权这件大事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