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6%的收益率(1 / 2)

转眼来到7月13号,万众期待的天星四期私募结算日,终于到来。

一周前,大国贸易摩擦升级。

伦敦金每盎司暴涨162美元,导致国内金价突破410元,被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时报等世界主流财经媒体誉为本世纪最大黄金劫匪的真实收益,即将公布于众。

国内各路媒体闻风而动,一个两个都想知道,因为在造小汽车,导致大半年都没有出手的陆良,手中的镰刀,是不是真的像国外那些媒体说得那么锋利。

摩根大通为了遏制亏损消息的传播,有意买通各路媒体,着重宣扬陆良及他的天星私募,在本轮黄金涨势中收获颇丰,意图转移大众的注意力。

从而导致国外一众媒体大肆揣测,天星私募获利超五十亿美元。

也有人说,获利超百亿美元,还有更离谱的说法,就是获利超千亿美元。

众说纷纭,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不过所有的猜测,都会在今天盖棺定论。

从四期的结算报告,就能管中窥豹,得知天星在本轮黄金涨势中的总收益。

三期私募初始资产规模为50亿美元,上个月的净值为1.97,代表总资产为98.5亿美元。

四期私募初始资产规模为30亿美元,上个月的净值为1.91,代表总资产为57.3亿美元。

以四期私募的57.3亿美元为准。

假设本次结算的金额是65亿美元。

那就是7.7亿美元加上10.78亿美元,18.48亿美元大概就是天星在本轮黄金涨势中的收益。

多多少少肯定会有偏差,因为天星基金不可能只做敦伦金。

传闻离岸人民币跌破6.9大关,其中也有天星的影子,但应该也相差无几。

毕竟伦敦金才是天星的主战场。

“这次,恐怕会让不少人都失望吧。”

陆良的办公室,有扇巨大的落地窗,视野很好,可以看到整条陆家嘴街道,还有远处的浦江,及更远处江对岸的外滩。

他俯瞰地面,大厦门口人头攥动,安保部门几乎倾巢而出,媒体的拍摄专车,及闲杂人等都被挡在了门口。

陆良手上拿着等下结算会议上,即将派发四期私募结算报告。

四期私募的最终净值定格在2.376,代表结算时的总资产为71.28亿美元。

也代表他们在本轮黄金涨势,及人民币跌势中,总获利33.552亿美元。

“应该…大概是不会。”

孙玉涛一怔,自认还算巧舌如簧,但在这一刻突然失去了语言组织能力。

一年137.6%的收益率,就算减去前期3%的入门费,以及阶梯式收费的35%。

综合到手还有89.4%的收益率。

投资一亿,一年净赚8940万。

这还不是虚假的资产浮盈,而货真价实的现金收益,还要啥自行车。

被誉为基金收益之最的先锋领航,去年的收益率也只有29.4%。

从上世纪就声名大噪的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收益率更是只有18.56%。

关键是他们还做不到一年一分红,都在金融市场持有重仓,但凡大量套现,收益率分分钟腰斩。

“出去接待吧,我待会再过去。”

陆良笑了笑,没有再为难孙玉涛。

因为他也知道,一年几十亿,近百亿美元的收益,已经是投机的上限。

再往上,想像那些基金一样,一年数百亿,近千亿美元的收益,只能投资。

就像巴菲特的伯克希尔,长期持有苹果、微软、可口可乐,强生等企业股票。

以陆良目前的操作方式,注定他无法长期持有,只能在投机市场快进快出。

孙玉涛走后,陆良打开保险柜,拿出小摩提供的特斯拉股权转让协议书。

只是思索再三,又放了回去。

150亿美元不是个小数目,陆良就算拿的出来,估计也会掏空家底。

况且,一旦被老美洞悉他想收购特斯拉的意图,极有可能被采取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