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斥张燕不善治理(2 / 2)

“我——”张燕涨红了脸。

管亥趁机地插话道:“张燕兄,听你的想法,你是不是在向殿下撒娇啊”

“甚么!”张燕大怒,差点咬到了舌头。

偏偏管亥一本正经,拍了一拍张燕的肩膀,笑嘻嘻道:“俺就说你入驻章武县,咋就每天阴沉一张脸,敢情你向殿下效忠了,却遭到拒绝了……”

张燕怒火中烧,瞪住管亥,狞笑道:“管亥兄,看来你又忘记了我大刀的威力了……走走走,去演武场过几招去!”

言罢,张燕揪住管亥的衣领,作势要拽走管亥。

很明显,张燕气极了,都忘记目前的场合了。

“张燕将军——”刘辩再次地迈前一步,叫住了张燕,“你到底答不答应”

“我……”张燕本想说「不答应」,可叹身体却很诚实,想要答应!

鬼使神差地,张燕道:“我是一介武夫大老粗,何德何能,能被殿下你重用”

刘辩淡定道:“本王想问张燕将军几个问题,不知张燕将军可否告之”

“你且问罢。”眼见走不开,张燕干脆地松开了管亥。

刘辩道:“章武县的人们呢怎都没人”

张燕道:“我领兵入驻时,章武县就只剩下三十二户人家了……若不是我用兵力作填补,只怕章武县根本没有三、四十万人口。”

——懂了!敢情章武县的人口全民皆兵……咳!是几乎皆为黄巾军么

刘辩再道:“章武县府怎地也没人”

张燕道:“和南皮县最初的情况类似,吏员们也全跑光了,又如何会有人——殿下,你该庆幸:正因人数没了,这里皆没世家和豪强!”

——懂了!虽没世家和豪强,章武县连最基本的平民们也没多少啊

刘辩又问:“张燕将军,你平时住在哪儿”

张燕挑眉道:“你终于发现了——没错!我并没住进章武县府!”

——懂了!章武县府才没有一人居住!

刘辩抚掌道:“你瞧,你对章武县不是挺了解的吗——这样的你,难道不该被本王重用吗……倘若你还生气,本王当众向你道歉!

对不起!

是本王错了!

那天,本王初掌南皮县不久,对世家和豪强太过谨慎,实在担心收编张燕将军你的兵力,会给南皮县带来极大的负担,是故才委婉地请张燕将军你入驻章武县,没想到竟被张燕将军你给误会了!”

眼圈微红,刘辩痛快认错。

这一直球行动,可把张燕和管亥,连带一群黄巾兵们给吓坏了。

众人急忙朝刘辩鞠躬行礼,异口同声道:“殿下,你不必这般!!”

这一时刻,包括张燕在内,好似都原谅了刘辩。

刘辩也欣慰不已,却仍道:“最后一个问题!章武县在夷族没来之前,也算太平罢为何你不组织你的军队……种田”

“哈”张燕张大嘴巴,睁大一双眼睛,不可思议地望着刘辩,“你在胡说甚么让军队种地,你怎么想得出来!”

“军队不事生产,如何有粮食”刘辩问。

张燕顿了一顿,答不上话来。

管亥则道:“殿下,俺虽不懂甚么屯田,可要种地,也得有相应的农具罢……俺们太穷了,没钱买呀!”

“本王不是渤海太守么为甚么不上报给本王”刘辩反问。

管亥瞠目结舌:是啊!为甚么不上报给殿下呢——章武县本就是渤海郡的县城之一,就归殿下所管呀……为啥大伙儿就没想到呢

刘辩道:“今后你们缺甚么,只管上报给本王,本王会替你们解决。”

张燕和管亥面面相觑,似懂非懂。

见状,刘辩只想叹气,叹道:“张燕将军,可曾听过「屯田」”

张燕:“……”

支支吾吾地,张燕没有听过。

刘辩解释道:“屯田是指:让自己有更多的粮食养兵!而且屯田之举历史悠久!

昔日,为了旷日持久的战争能够得到长期而稳定的粮食生产供应,就有必要建立一定形式的粮食生产基地!而这种粮食生产基地,要建在距离交战区域不远的地方,才能够保证因为雇佣民夫搬运粮食而导致损耗在路上的粮食减少……这种方法,就是屯田!

据说,大秦时期,秦始皇与匈奴夷族交战,就曾命令将军蒙恬率领十万之众,北击胡人,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

此谓屯田之前身!

汉文帝时期,北方匈奴国力强盛,时常侵犯过界,骚扰当地居民,大臣晁错便上书,主张采用招募之法,把向国家捐献粮食获得爵位的那些所得粮食用于边防屯垦事业,再选择水草丰茂的边地作为移民的地点,并在那里修筑城堡,再负责修筑房舍,供给必要的农具、种子,配备医生和巫师等,最终有效地阻止了匈奴的入侵!

汉宣帝时期,西北羌人发动武装叛乱,进犯过境,攻占城镇,残害百姓!名将赵充国毛遂自荐,亲自挂帅出征,平定叛乱!

其中,赵充国边塞屯田,有效地平息了匈奴和羌人勾结的叛乱。

如此种种,可见屯田好处多多!

张燕将军,本王觉得章武县很合适屯田,你不妨试一试啊”

张燕道:“多谢殿下好意,张某愚笨,仍是听不懂,只怕派不上用场。”

刘辩道:“不懂没关系,本王会手把手教你——

现在,你且跟随何先一趟,确认章武县府的仓库里的确储存不少粮食!”

何先迈前一步,对张燕说:“张燕将军这边请!”

张燕二话不说,带上管亥,便跟何先走了——

临走前,张燕不忘对身后一众黄巾兵们说:“此乃殿下,我张燕的主公,尔等要听他的命令行事,明白了么”

众黄巾兵们响应道:“喏!”

……目送张燕和管亥离开后,刘辩对一众黄巾兵们说:“本想让你们即刻除草,但见你们浑身是伤,果然还是先处理伤口罢

这儿有医师么”

“殿下,老夫便是医师。”一名白发苍苍的青年男子越众而出。

博得刘辩的稀罕一瞥:男子正值壮年,却一头白发……看来是一有故事的人呀

青年男子淡然从容,先找刘辩赊账,购买大量纱布——刘辩惊奇极了,边是思忖青年男子聪明,边是命人去取纱布。

少时,青年男子替一众黄巾兵们进行娴熟而有效的包扎……

再后来,当张燕、管亥和何先归来,去见刘辩,并告诉刘辩一切正常时,张燕和管亥惊讶地瞧见:成百上千的黄巾兵们齐心协力地拔草情景……由不得张燕和管亥惊讶!

更夸张的是:张燕还揉了揉眼,生怕是错觉!

惜叹张燕等人再是揉眼,大伙儿始终看见的是:真有成百上千的黄巾兵们在齐心协力地拔草!

拔草

除草!……这是在做甚么啊

这一时刻,张燕等人风中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