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本王也要赴战场(2 / 2)

太尴尬了!

尴尬!尴尬!尴尬!……

大写的尴尬不停地徘徊刘辩的脑海,而刘辩恨不能学鸵鸟,把头埋在地里。

他羞耻好一会儿,才作出决定:的确……二舅舅说得对!

光是驻在蓟县,甚么忙儿也没帮上,只能眼睁睁地等待刘备一行人的前线消息……老实说,他不甘心!

他宁可追赶刘备一行人,跟随大队前往辽西管子城……哪怕他要初次上战场,他相当恐惧,生怕会遇到危险——但是,想一想曹昂,曹昂和他差不多大,就已有勇气上战场,甘当诱饵,十生九死!

手握成拳,他果断地作出决定,并道:“何先!”

声音老大,能让何先清楚地听见。

何先冲了过来,对刘辩拱了拱手,应道:“何先在此!殿下有何吩咐”

“快马加鞭,你去通知正在行军途中的刘王叔,就说本王改变主意了,不呆在蓟县了……本王要与诸将们同进同出,同生同死!”

“喏!”何先果断地领命,作势要走。

“且慢!”他又叫住了何先,思量半天,终是不忍让何先只传口谕——假设,假设刘备警觉性太高,认定何先是假传命令,那时又该怎么办

说来说去,终究不能让何先口说无凭啊因此……

因此,回府写一封密令,再派何先交到刘备手里罢

想到便做,刘辩打起精神,连忙地告诉众护卫们,赶紧打道回府——他要写信,交到刘备手里……不能再耽误时间了!赶紧回去!

于是乎,刘辩在一群护卫们的保护下,走向张飞家的府邸。

谁知,张飞家还没走到,刘辩一行人便在半路遇到一个意外。

这个意外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就是普通的豪强子弟鱼肉乡里的一件小事罢了。之所以说是小事,是因为附近的平民们都见怪不怪了。

蓟县虽由公孙瓒将军领兵驻守,定期地重兵巡逻,却已是半年前的事了。

如今,蓟县再好,也与半年前的情形大为不同。刘辩看见了……

“征粮!征粮!征粮!快把粮食交出来!”一位手持长鞭的年轻公子面目狰狞,很不客气地堵在一家粮肆前,大呼小叫。

与之相应的是,一群仆役们冲入粮肆,东翻西找,很快便抬出一袋又一袋粮食,急得粮肆商人差点痛哭流涕,拼命地恳求对方高抬贵手。

那位公子斜视商人,眼里满是鄙视,似觉对方太过聒噪,便有长鞭抽打商人,直把商人抽得浑身是伤。

尔后,公子大手一挥,正要和那群仆役们满载而去,余光却瞄见了刘辩这边。许是刘辩这边气派十足,以致那位公子两眼一亮,像是瞧见甚么新鲜玩意儿,径直地走上前去……

“站住!”何苗和张燕一马当先地挡在刘辩的身后,手握佩刀,寒声地警告,“若敢放肆,别怪我刀下无情!!”

一番威慑,顿令那位公子一惊。

转了转眼珠子,那位公子终是忌惮甚么,重重地哼了一声,才不情不愿地走开。

徒留周围的蓟县平民们愁眉苦脸道:“哎呀!不好了!你们闯了大祸,得罪了人,今后可要遭难了!”

刘辩挑了挑眉,倒是镇静非常。

可惜不待他开口,张燕就率先问人,询问:“敢问那厮……不是!我是说,那位公子是何来历你们看上去很怕对方”

众蓟县平民们面面相觑。

尔后,有人低声道:“方才那位公子,正是公孙氏族的子弟!且和公孙瓒将军是从族兄弟的关系——”

众人适时地戛然而止。

其意味也不必言明:正因公孙氏族出了个公孙瓒,致使整个公孙氏族在蓟县可谓举足轻重、一手遮天,是人人敬畏的存在。哪怕公孙家族出了几个败家子弟,蓟县平民们也只能捏住鼻子绕道而走,生怕自个儿遇上不讲理的。

真若遇上不讲理的,这亏也只能自己忍着。

若是气愤极了,想要报官,只怕也行不通:由蓟县令接管公孙氏族惹出来的麻烦,十有七八是不了了之。

是故,当那位公孙氏族的公子在刘辩这里稍微地吃个瘪儿,众蓟县平民们才不喜反忧,生怕小小的少年会被报复,那就太得不偿失了。

这事错不在刘辩,刘辩也不想无缘无故就向那位公孙氏族的公子道歉。

顶多,顶多刘辩只会感慨:公孙瓒啊公孙瓒,麻烦你管一管自家的族兄族弟,行不——真让本家的成员们祸害蓟县,伤了蓟县平民们的忠心,那可太不划算了。

这段小插曲结束后,刘辩一行人回到张飞家的府邸。

依照何苗所想,刘辩写了一封关于他想赴战场、并已决定好了的信件,再盖上渤海王特有的印绶,将其交给何先,再三叮嘱何先一定要将信件送到——

另外,刘辩还在信中说明:不必等他赶来,刘备只需保持平常的行军速度即可。

眼见何先领命,送信去了,刘辩扶了扶额,又把张燕和何苗叫来,提问他当前的兵力和物资情况,得知:目前他就只有一百零九名护卫亲兵团,可用武将们大约是张燕和何苗,袁潭和袁熙年幼,张世平和苏双不会打仗,根本没派上用场!

再者,粮食、物资、资金被刘备一行人带走大部分,刘辩他皆要另备。

这可太好了。

就等何先回来前,大伙儿把该准备的东西都准备罢

之后,何先是次日黎明时分回来的。

甫一见到刘辩,何先便顶着一双通红的眼睛,飞快地说出重点,喊道:“殿下!刘县令说知道了!刘县令无异议……”

言罢,何先眼皮一翻,累得直接躺下,昏睡了过去。

刘辩……刘辩得知刘备的回复后,也不打算等何先醒来——

风轻云淡地,刘辩散家财,买了一辆马车,并将何先放进马车里。

然后,刘辩一行人再三确定好物资和粮食,一项也不少,遂带一百多亲兵们,去赴战场……咳咳!不对!是浩浩荡荡地追上刘备一行人的大部队!

结果不追不晓得,一追吓一跳:明明!明明刘辩一行人已经提高行速了,刘辩却怎么追逐,也追不到刘备一行人的大部队。

刘辩这才不得不总结一条结论,一条令他十分窝火的讯息:他能领兵从南皮县到章武县,只会侧面地证明他没吃过苦头!

不信拿刘辩和刘备的行军速度相比——刘辩就追不赢刘备!

好在经过一场又一场地赶路,第四天刘辩等人总算遇上了刘备。

“王叔——”刘辩兴奋地喊。

却见刘备收敛起平时的老实巴交,对他颔首,一副见怪不怪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