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向公孙瓒荐田畴(2 / 2)

曹昂……曹昂目不斜视,安静地站在刘辩的身后,避过一众护卫们的眼神问候。就见刘辩摆了摆手,催促道:

“还愣着做甚——赶紧告诉你的同伴们那条好消息呀”

刘辩是对田畴说。

田畴僵硬地点了点头,随后便联系了侯在一角等待多时的年青壮汉们。

也不晓得田畴是如何说的,但见之后,年青壮汉们有一半人数的神情,对田畴表示念念不舍,却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并朝田畴挥了挥手……余下一半年青壮汉们,自是跟着田畴返回,回到刘辩的面前。

不待刘辩发问,田畴主动道:“殿下,这十个乡人,皆是在下的朋友,愿意护送殿下前往蓟县一趟。”

说是护送,实则也是田畴的心腹

刘辩心想,便见十个年青壮汉们听罢,皆朝自己抱拳,齐声道:

“殿下安好!”

顺便地,十个年青壮汉们报上自己的大名。

可惜名字太过大众,刘辩一个也没记住。

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辩装作记住了的模样,拍手道:

“——走罢”

于是乎,刘辩骑马,并在众护卫们的保护和跟随下,追赶前方的大军了。

前方的大军行路速度极快。

刘辩一行人紧赶慢赶,了三天功夫,才追上对方。

期间,刘辩和田畴经过隔三差五的会谈,明了彼此的意愿:

刘辩再三地表明他会向公孙瓒推荐田畴,成为无终县的县令;而田畴亦得知了刘辩虽为汉室皇长子,却不受陛下重视……现下,刘辩殿下管辖渤海郡,一方面远离繁华的都城洛阳,固然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则是听说渤海郡偏僻,其百姓们生活困苦——

殿下既为渤海王,兼领渤海太守,便立志治理渤海郡,令渤海郡的百姓们过上舒适的日子……但是,殿下似乎没察觉自身的言行举动,实有明君之资质!

假以时日,若是殿下有心争一争帝位,只以当前的实力,恐怕不足以抗衡陛下……再加上田畴真能担任无终县的县令,肯定离不了殿下的帮助,是以,田畴会欠殿下一份恩情,这使田畴也隐隐地透露:

如果一切事成,田畴本人及其整个无终县,将会是殿下的后盾之一。

——太好了!

听出田畴的许诺后,刘辩表面不大在意,实则暗喜心头:若有田畴的支持,他可谓在幽州安插了一枚钉子……尽管这对不起公孙瓒将军,但他转而又想:

现在的公孙瓒又不是幽州刺史或者幽州牧,他歉疚个啥儿

再者说了,他是要取消「州牧委任」的人,只不过刚好与田畴投机罢了,而田畴也只和他略有亲近而已……这碍到谁了碍到谁了

彼此互通心思的刘辩和田畴,迅速地建起友情,这却是所有护卫们都没料到的事情,包括田畴的十个心腹们。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刘辩一行人与公孙瓒等人顺利地会合。

彼时,这支长长的兵马们都快抵达蓟县了。

由此,刘辩抓紧时机,带上田畴,借机地请见公孙瓒,并把田畴介绍给公孙瓒,介绍道:

“公孙瓒将军,本王想替无终县举荐一名人才!此人姓田,名畴,善于击剑,学识不错,颇有才干,是无终县令的不二人选!还请将军同意!

无终县距离管子城很近,一直被乌桓突骑劫扰,致使无终县的百姓们吃了不少苦头!幸有田畴兄多次指挥和调度,才使无终县的百姓们免于被乌桓突骑残害的局面!

避免了被乌桓伤害!

况且,无终县也没县令,此人虽然年轻,却极受无终县百姓们的爱戴,本王寻思巧了不是便起了心思,还请将军成全!”

一通介绍,公孙瓒还未回复,倒令田畴脸红不已。

公孙瓒看得有趣,随口道:“既是殿下所荐,本将军又怎好拒绝倘若此人真有才华,又如何只任小小的县令——我倒可以上书,奏请朝廷,封为右北平郡的郡守,如何

反正右北平郡的郡守一职,也是空的……”

后面一句话,公孙瓒说得甚是小声。

话说幽州境内多有夷族杂居,偏向夷族的郡县,其郡守、县令时常……时常遇到意外身故,其次数多了,就使郡守或县令所负责的职务逐渐地重叠了。

通常表现为:一方有县令,则该县乃是该郡,皆由县令代管。

反之,亦然。

总之,在幽州,其县令和郡守,经常处在空缺的状态。

也因此,在公孙瓒的眼里,县令和郡守都差不多,还不如就任命田畴为郡守……卖给殿下一份人情,公孙瓒也挺乐意。

可这一席话却令刘辩和田畴齐齐地瞠目:

不是县令,而是郡守!

这这这……假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