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桂枝汤可防伤寒(2 / 2)

“喝罢。”曹操恭敬地提醒。

刘辩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嘴,一点也不想喝这中药……此是中药罢此是中药罢此是中药罢!

唯有中药,才有令人发指的药味!

“你们先喝”刘辩挣扎。

曹操道:“不不不,你是主公,你先喝!你喝了,我等才能喝。”

刘辩道:“不不不,不必拘礼!本王准许你们先喝!”

曹操道:“老先生是专门请殿下饮药汤啊!殿下能不能不要辜负老先生的心意”

刘辩道:“曹孟德,你这是何意难道本王会倒药”

曹操眯了眯眼,一字一句说:“但愿主公不要食言。”

不待刘辩开口,曹操迅速地给自个儿倒满一碗,端起药碗,咕噜咕噜地喝个干净!

直令刘辩目瞪口呆!

“你……你……”手指曹操,刘辩说不出话来。

他还以为曹操也怕药苦来着……不愧是你,曹操!你可真能喝啊!

“昂儿,你休想避开!”曹操面不改色地喝完药汤,又把注意力放到曹昂的身上。

曹操给曹昂倒满一碗药汤。

“父、父亲……”曹昂哭丧了一张脸,有心想说甚么,却是甚么也不敢说。

曹操几乎是居高临下地俯视曹昂,吐出一个字来:“——喝!”

曹昂:“……”

曹昂欲哭无泪,对刘辩说:“殿下,抗不住了……我先喝了!”

曹昂眼一闭,牙一咬,脚一跺,捧碗就饮!

刘辩目瞪口呆地望着曹昂一碗饮尽,又吐舌头,又皱起脸,各种难受。

“太难喝了……”曹昂说。下一刻,曹昂似是记起甚么,生硬地改口,“殿下,其实也不难喝。”

——你说得太假了,真觉得我会信么

刘辩手捧药汤,死活喝不下。

没法子,这药汤太难喝了。

“老先生,你喝了吗”刘辩建议,“不如……”

端着药汤,刘辩一副想把这碗药汤递给老人的架势。

直令曹操和曹昂目不转睛地看了过来。

老人说:“老朽一把年纪,已是一只脚踏进棺材的人了,不喝也罢。”

“这怎么能行”刘辩很不赞同。

老人叹气道:“殿下,你打甚么主意,老朽都清楚!还请殿下不要推辞了!良药苦是苦了点儿,但却有效啊!喝一碗,保平安,回头阿牛也要喝!

对了,你能帮老朽把阿牛叫来吗”

老人对曹操说。

曹操爽快地应下。

接着,曹操不但把曾阿牛找来,还把另两位老医师也带来。

曾阿牛前来,精神颇为萎靡,仿佛被曹操训斥了一番。老人却没理会曾阿牛的失意,把手一指,指向桌几微凉了的药汤,说道:

“阿牛,你和阿炎、阿心一起,把这药汤喝了。”

曾阿牛沉默地取来另外三位碗勺,当着刘辩的面儿,一口饮了,活像在喝水似的,端的轻松惬意。末了,曾阿牛说:

“殿下,真不难喝,你且尝一尝”

刘辩:“……”

刘辩望向另两位老医师们。

只见另两位老医师们齐声说:“殿下,的确不难喝,要不你品一品”

刘辩:“……”

刘辩无语了:你们为了让我喝药汤,也够拼的!

都说到这个份上,刘辩还能怎样——喝,身体健康有保障;不喝,容易得病!

……所以说,必须喝啊!

理好心绪,刘辩喝药汤。

并且,还差点吐了!

最终,经过慢慢吞吞的忍耐,以及喝一口药汤,饮一碗温水,总算让刘辩他成功地服下「桂枝汤」,可把他累坏了。

刘辩咂了咂舌:以后我都不想再喝啦——

且慢!

刘辩放下空碗,奇道:“老先生,你怎知「桂枝汤」可防甚么伤寒病”

老人命令曾阿牛等多余医师们前去洗碗,待到闲杂人等只剩下刘辩、曹操和曹昂后,才道:“此事说来话长!

老朽年少,也曾游历四方!虽说医术仍旧不精,比不上张初那厮——张初字品济,是老朽年轻时认识的医师,出身医家,乃南郡涅阳人,在南郡颇有名气,笃好医方,精明脉证,其疗病每有奇效,传世《七柳品济清口方》,不知殿下你有没有看过

——没看过也无妨!总之,老朽和这厮时常切磋医术!

这厮年轻的时候,也是闲不住的性子,喜欢到处跑儿……老朽便是那时与那厮结识的。正因有了那厮,老朽的医术才能突飞猛进!

后来,约是二十年前罢,整个大汉每隔两、三年,便爆发一场瘟疫!尤其是黄巾之乱结束后的次年,尤为严重!许多人因此而丧命了!张初那厮急得不行,便集结四面八方的医师们,大家整日研究如何才能治好这场疾病瘟疫!

桂枝汤的做法,便是在那年被捣鼓出来。

还别说,真有效果!

当然,我们还总结出其它的病症和治病的方法,诸如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属于表证,为「太阳病」!

同是太阳病,又分有汗无汗、脉缓脉急之别!

其中,有汗、脉浮缓者属太阳病中风,需服桂枝汤;无汗、脉浮紧者,则属太阳病伤寒,则服麻黄汤证;无汗、脉紧而增烦躁者,又属大青龙汤……这样,才使医师们执简驭繁,应付各类复杂的症状都能稳操胜券。

老朽若没弄错,此次的肉脯所含有的疾病,正是属于太阳病中风,需服桂枝汤才行!

而今殿下服下「桂枝汤」,老朽终于能够放心了。”

刘辩弯了弯嘴唇,也心怒放了:真好啊!没有招揽到「医圣」张仲景,倒是把张仲景的师父的挚友给招到了。

若他没记错:张初那厮……咳!是张初先生,赫然是张仲景的医学老师啊!

这可太巧了!

抚了抚掌,刘辩道:“我也感谢老先生!若无老先生的指点,只怕渤海郡危矣!”

“殿下谬赞了。”老人波澜不惊地挥手,“殿下当务之急,应是多多购买桂枝与芍药,此二味药材,可去幽州屯购!”

“本王记下了。”刘辩朝老人鞠个躬儿,“——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