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指挥分配和调度(2 / 2)

刘辩开始掰着手指计算:待到重合县和修县清理好异常的肉脯后,再派曹操和石越去高城县与阳信县罢——关羽和张飞干架固然是厉害,奈何处理事务的能力却堪忧啊

到时,再加上刘备,相信效率会提高罢

再来,就剩章武县了。

章武县的进度……还算凑和

大约其余县城整顿完毕,章武县也该差不多了

因此,刘辩他最需要做的是:像平常一般稳扎稳打,不必惊慌,再给众吏员们三到五日的时间,就能收拾好有关的琐事。

接下来,一如刘辩所想。

不过,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当何先奉命替刘辩传话给曹操时,曹操第一感想不是拱手拜谢主公关心下属,而是即刻上马,前去重合县!

按何先的话说:曹操心系渤海郡百姓们。

刘辩从何先那里得知曹操的行动后,稍稍地哭笑不得:怎么说好呢——心系渤海郡百姓们的确是好事,但也要顾及自家孩子呀

可怜曹昂小小年纪,就吃足了苦头,先是随他潜往幽州解管子城之危,受了重伤;后是回到南皮县,误食他的黑暗料理,不幸地腹泻!

心中有愧,刘辩便交待何先,一定要让曹昂好好地歇息,恢复精力。

他一点也不想见到曹昂早夭。

得知殿下对曹昂的关心,何先面带古怪,犹犹豫豫地告诉刘辩,貌似曹昂……恢复了,好得很。

“恢复了是好事啊……嗯恢复了”

刘辩回过神来,差点咬到了舌头。

何先低头,一声不吭。

刘辩嘴角抽了一抽,心想:难怪,难怪!原来是自家儿子没事了,曹操才提前启程么……这很合理。

扶了扶额,刘辩感叹道:“小曹身体不错啊竟能提早病愈。还好南皮县不缺人,你让小曹充分休息,不必急着跑来请见。”

“喏。”何先说。

然后,刘辩耐心地等待。

两天后,曹操和石越分别派人回话,说是重合县、修县都销毁了肉脯,惜叹病死三、两人。

刘辩伤感之余,又派曹操和石越赶至高城县与阳信县。

可巧刘备仍在高城县。

而曹操也在。

刘备和曹操便帮关羽一起清查异常的肉脯之事。

据监督的暗卫说,三人配合非常默契,一扫之前的拖沓,迅速就把任务完成了。

之后,三人又奔往阳信县,与石越、张飞汇合。

五个人外加老医师们两名,再调动阳信县兵们,高效率就把事情办好了。

直令守在南皮县的刘辩咂舌不已。

这还未完。

期间,章武县也传来好消息:章武县的肉脯也清除干净,但却有四个章武县百姓们误食肉脯,导致高热好几天。

最可怕的是:作为章武县令,张燕隔离病人不到位,病人又相继地传染好几人,最终导致共有二十个人染了伤寒病……病情虽是初期,不算严重,却情况紧急,急得张燕和管亥团团转儿。

幸好这时,张世平回来了。

途经章武县的时候,张世平果断地使用桂枝与芍药,命医师们熬制「桂枝汤」,喂与病人不说,还听从医师们的建议,顺便地多熬几款桂枝药汤,诸如:

或者放桂枝六两,而芍药三两熬煮;或者放桂枝三两,而芍药六两……甚至,还在已有的「桂枝汤」里加上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药材,务必能治伤寒,还可治其余杂病。

外加甚么汤剂、酒剂、滴耳剂、灌鼻剂等奇奇怪怪的剂型,更使治病颇有奇效。

总之,据闻,张燕、管亥和张世平等人很满意。

——听从刘辩的吩咐,张世平和苏双虽去幽州采购桂枝与芍药,但也被好几个药贩们忽悠,连续地买下其它药材,以作备用……因有公孙瓒和赵云的陪同,幽州的药材价格便宜不少,张世平和苏双多买几种药材,也不算吃亏。

而因进购的货物太多,张世平和苏双便分批赶回。

反正苏双还要卖掉手中的陶瓷。

是以,张世平载货,先行一步。

如今,有了张世平富于创新的新型桂枝药汤,和众人的协助,章武县的病人也得到良好的救治,其病情也获得控制,没有惹出甚么乱子。

“太好了!”刘辩抚了抚手,衷心地期待张世平和苏双满载一车药材的到来。“对了!”回过神来,刘辩又轻扣案几,吩咐道:

“你再派人去章武县一趟,必须让章武县百姓们都喝一碗「桂枝汤」,预防伤寒,省得疾病爆发。”

哪怕章武县没啥瘟疫的苗头,刘辩也要灌对方一碗「桂枝汤」,就当强身健体了。

多喝「桂枝汤」,就当喝水呗

多大的事儿,章武县供得起!

刘辩还不忘记写一封文书,盖个章儿,命何水交到张燕那里,省得张燕怀疑对方是细作。

“喏。”接过文书的何水领命,小跑地离去。

想来章武县应该稳了。

微微一笑,刘辩旧事重提,提道:“另外,南皮县一切正常的话,冬季长跑便能重新实施了——”

他可没忘记冬季的百姓们没法下田种地,那就充分利用恶劣的气候,勤奋地跑步罢——他争取要让整个南皮县百姓们锻炼到身体,全民为兵!

只要全民为兵了,就能节省军费……咳咳!错了!是增加众人的体质,方便来年春季,青壮男子们播种干活!为南皮县的活力发挥光和热!

尔后,渤海郡出现一种有趣的景象:郡内八县,除了南皮县,剩余七县都在收购异常的肉脯,或是人人都要喝下苦味的中药——桂枝汤,而南皮县则吃上了美味的桂枝饺,每天都能瞧见成千上万的南皮县百姓们跑步的身影……

恪尽职守的骑兵们充作检查者,耐心地记录南皮县百姓们的跑步成绩。

但凡名次在一百名之内,皆有奖励。

这便调动了大伙儿跑步的热情。

不知不觉地,有关伤寒的疾病在渤海郡被轻描淡写地化解,掀不起一丝浪。

这全是渤海太守指挥、分配和调度有方啊!

当荀攸快马加鞭,率领一支骑兵策马而至,注视一波又一波长跑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时,如是感慨。

当然,在那之前,荀攸已知渤海郡一派太平祥和,完全不像外郡,伤寒肆起。

“殿下啊殿下,你真的会「蜗居一方,做一世富贵皇子」么”荀攸喃喃自语,又忆起自身肩负的使命,顿感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