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你们是孙策周瑜(2 / 2)

“你……你……”另一少年耳根子红起,低声地抱怨,“此乃公众场合,兄长少说几句,大不了等到辩论赛时,再请兄长辩论——我记得可清楚了!去年咱们组就败给陈先生了,兄长不想再赢回来吗”

磨了磨牙,那名少年却是不吱声了。

闷闷地,那名少年重新把竹简书拿起翻看。

可惜那名少年似乎不喜欢略带玄学的学说,没看一会儿,又恹恹地丢到一角。

这次,许是另一少年大意,又或是那名少年用力太猛……总之,《邹子》竹简书被丢在地上,发出清脆的摔落声。

这下,惊动了「书阁管理者」。

“你们在做甚么”就见「书阁管理者」面带不善,快步地走来,一字一句说,“既然不想看书,那就离开书阁!书阁虽是藏书之地,却也不是你们这群顽劣小子们肆意闹腾的地方!”

把手一摊,「书阁管理者」理智地请两个少年离开书阁。

两个少年自知理亏,灰溜溜地离去。

末了,另一少年多看了几眼丢在地上的《邹子》,表情相当心疼。

但是,以这两个少年的举止,两个少年大约是借不到这本书了。

刘辩歪了歪头,若有所思。

此书是「阴阳学说」的范畴,亦是「诸子略」之一,是故刘辩抢在「书阁管理者」之前,小心翼翼地捧起那本《邹子》,出言要借这书一晚,并保证呵护。

「书阁管理者」同意了。

于是,刘辩晕晕乎乎,快速地办理借书流程,并带《邹子》,往阁外奔去。

刘辩想借这本书,顺便地追上刚才那两个少年。

但他跑得太快,都没来及得通知荀彧等人。

是以,他并不清楚,当他奔出阁外,荀彧等人立即抬起头来,都没抄书的心思。

诸葛亮除外。

“你们五人,跟着……辩公子。”荀彧对何先等五个护卫们说。

何先、何白、何木、何河和何水二话不说,丢笔就跑。

当然,何先等人自要暗中保护殿下,绝不能大大咧咧地追着殿下跑儿。

万一惹着殿下不高兴了,那该怎么办

故此,哪怕刘辩人在「北海书院」非常安全,何先等人也只会默默地保护刘辩本人,而不敢放任殿下离开自己的视线。

幸运地,刘辩追上那两个少年。

严格来说,是那两个少年像是觉察到了他的跟踪,故意地放慢脚步。

不约而同地,两个少年转过身来,齐齐地望见了他。

喘了喘气,刘辩开口道:“太好了!终于追上了!我还以为……还以为追不上呢——方才我见你们对《邹子》相当稀奇,便寻思把书借给你们。

敢问两位……师兄姓名我观二位英姿不凡,皆是豪杰之姿,很想认识你们!

我姓何,名辩,来自冀州渤海郡南皮县,见过两位……师兄。”

刘辩规规矩矩朝两个少年拱手行礼,面不改色地报出假名。

但这主动,直令两个少年怔了一怔。

两个少年上上下下地打量刘辩,但见刘辩年纪轻轻,面容清俊,虽不是文武双全,却也透着一股贵气,再加上穿戴不俗,想来家境也不错,再观态度,态度亲和有礼貌,没有甚么高高在上,不由地也升起一缕攀交之意,遂道:

“师弟有礼了。其实我也只才来这书院一年罢了。对了,我叫孙竹。”

另一少年挑了挑眉,隐晦地瞄了一瞄孙竹,遂对刘辩说:

“在下周……周俞,俞允的俞。”

孙竹周俞

刘辩面上对两个少年开心地鞠个躬儿,心下却嘀咕:为甚么我总觉得你们俩应该叫:孙策、周瑜——倘若周俞不特意解释「俞允的俞」,刘辩他真能把「周俞」听成「周瑜」……话说这是二人的本名吗

刘辩有心想问甚么,却不敢直白地问。

没法子,谁让他用上了假名呢——他是刘辩,而不是何辩……他故意改叫何辩,还不是为了防止意外和麻烦

啧!

刘辩心道:刘辩啊刘辩,你都对人不诚实了,又何必要求别人对你诚实呢

思及此处,刘辩淡然地接受对方名唤孙竹和周俞,才不是甚么孙策和周瑜。

轻拍脑袋,刘辩再将《邹子》捧高,再问:“孙竹师兄,你真不想看”

孙竹撇了撇嘴,郁闷道:“谢谢你,但我对此不感兴趣了……”

耸了耸肩,刘辩道:“那太可惜了。我对《邹子》略有心得,本想与两位师兄切磋一下呢”

“哦”周俞饶有兴致了,“何兄,你对「五德终始」有所了解吗”

“怎么难不成周师兄也听过「五德终始」吗”刘辩反问。

周俞矜持道:“略知一、二。”

“可否说与我听呢”刘辩谦虚地请求。

“没问题。”周俞应下,却被孙竹给打断了——

“你们太过分了!尽挑我不善长的!若是「领兵作战」,我敢说你们俩都比不上我!”孙竹说得分外自信。

周俞笑而不语。

刘辩则惊奇道:“如何领兵作战——书院会举行作战演练吗”

孙竹兴奋道:“会!!”

“何时”

“年底!”

刘辩:“……”

哦~那算了!半个月后我就该返回渤海郡了!

刘辩微笑道:“真期待啊!到时我倒要瞧一瞧,孙师兄你的表现,是不是如你所说那般强大。”

孙竹斗志昂扬道:“一言为定!你也别退缩!说不定我和你还能比试一番呢!”

刘辩和孙竹相互一视,彼此的眼里都迸出一抹对战的火。

很煞风景地,周俞咳了两声,说道:“何师弟,能不能借我《邹子》看几天”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