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刘辩一举成名后(2 / 2)

也不晓得这群学子们是怎地得知刘辩的行踪。

“收工!”伴随刘辩最后一笔挥下后,他抬起头来,望见现场多了许多年轻的同窗们后,不禁地吓了一跳:这、这是怎么回事

他茫然地望向荀彧。

荀彧轻轻地摇头,默不作声。

这时,周俞的声音响起,响道:“何师弟,你不会生气罢——好歹你是书院的大人物了,如今你在这儿,大家才专门过来,想看你是怎样答题呢”

话音刚落,刘辩就见一名少年跳了出来,欢欢喜喜道:“何师兄好生厉害!若非亲眼所见,实不敢相信那道题目如此弯弯绕绕!多谢师兄解惑!

师兄,能不能容我抄一遍”

那名少年两掌合并,可怜兮兮地瞅着刘辩,还不忘记补充说:“何师兄,我叫杨长歌,也是新来的!”

刘辩还能说甚么呢——又好笑又好气,刘辩道:“你抄罢……”

不待刘辩叮嘱,少年娴熟地从怀中取出纸和笔来,沾墨,抄得飞快!

刘辩无语,哭笑不得,默默地注视少年抄抄写写。

与此同时,四周的学子们边是硬记,边是窃窃私语:“快看,这便是郑玄先生刚收的高足弟子!”“原来是他看上去年纪也不大的样子”“所以,这小子是才子啊!可恶!明明是我率先地借走《九章算术》,为甚么不是我最先答对题”

……吧啦吧啦地,四周的学子们交谈许久,暗地对刘辩指指点点,直至少年一字不落地抄完。

少年起身,朝刘辩再三地鞠躬,高兴道:“谢谢何师兄!回头我再练一练!”

说罢,也不管刘辩是何反应,少年收好纸笔,开开心心地跑了。

少年既走,四周的学子们也不好留下,自是相继地散开。

期间,众学子们忍不住地多打量了几眼刘辩。

这令刘辩又愉快又难为情。

待到周围清静下来,孙竹才眼瞅刘辩,笑眯眯道:“一举成名后的感觉如何当大人物的滋味不错罢我敢打赌,等你绕书院走一圈儿,必会受到更多的注目!”

刘辩咧嘴道:“孙师兄,你别再取笑我了。”

他才不会飘飘然咧~此是书院成名而已,又不是闻名天下!

他漫不经心地想。

假如他没用笑容掩饰得意,那就更完美了。

孙竹把手一伸,嘿声道:“如今你是郑先生的高足弟子,谁敢取笑你我这当师兄的,反而要向师弟你讨好呢——何师弟呀!敢不敢把你脚边的那张纸送给我呢我好裱起来,以后还请师弟你保佑我学业过关!”

刘辩一本正经道:“孙师兄呀!师弟我若没记错,你似乎不信甚么天佑玄乎啊还是踏踏实实地学习,把功课学得扎实一点罢!”

说归说,刘辩却将那份答案拿起,递到孙竹的手里,让其拿好,还邀请孙竹和周俞进舍一游,顺便把荀彧、诸葛亮、曹昂等人介绍给孙竹和周俞认识。

诚如刘辩所料:孙竹对武者们,如公孙越、公孙范和张郃等人,十分青睐,从话很投机转变为相约交手过招,孙竹逐个和众武者们喂招,几乎稳赢,更和张郃斗得旗鼓相当,令众人拍手叫好——

而周俞不但欣赏武者们,亦对荀彧等文士们,相当亲近!

尤其是荀彧。

当荀彧略微地提及自身曾在北海书院游历了一阵子,周俞对荀彧的态度明显变了,变得更为恭敬,张口便称对方为「荀师兄」,听得直令刘辩侧目。

而周俞对诸葛亮的态度,则是动不动就手抚诸葛亮的脑袋,但被诸葛亮躲过……这让刘辩好笑之余,又生出一丝淡淡的微妙之感。

末了,孙竹和周俞在刘辩这里玩了大半天,才起身告别刘辩——二人不能玩得太晚了,要知道二人答应刘辩抄录《汉书》和《史记》的事情,还没完成呢!

孙竹和周俞向刘辩等人恋恋不舍地告别,约定下次再来拜访。

目送孙竹和周俞离去的身影,刘辩望向众人,笑道:“怎样”

荀彧代表大众,出声道:“很好,这两人能文能武,且年轻率真,公子与之交好,文若也乐见其成。”

刘辩瞄向其余人,问道:“你们也这么认为”

其余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刘辩欣然道:“那就好,那就好……唉!你们且随我来。”

他转过身去,示意众人回屋。

他有话可说!

途中,刘辩轻声地叹气,终于抽出空来,兀自地窃喜:太好了!太好了!真没想到我来「北海书院」的主要任务完成了……

哈哈哈哈~这效率也太快了!害他都想立即返回南皮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