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被束缚,都不能反驳,别提多可怜了。
众人见怪不怪,任由三个学子们对其训诫一番,直至那人知错为止。
……与司马朗瞪眼半天,刘辩率先地回过神来,思量:再僵持下去也不行啊
无意义的对峙实在太浪费时间。
想到这里,刘辩心下一动,清了清喉咙,干巴巴地出声道:“司马朗兄台,今日未分输赢,不如明天继续,如何”
“嗯”司马朗轻声一呼。
眨了眨眼,司马朗奇道:“明天……继续”
“没错。”刘辩一本正经说,“甚么时候分出胜负,甚么时候结束,怎样——反正你我只当温习,又不会损失甚么”
司马朗:“……”
司马朗无话可说。
虽觉没有必要,但想今日的平局,司马朗争胜心起,亦不想无故地认输,不禁地道:“好!就依你!何时出结果,何时就结束!”
刘辩两眼弯弯,痛快道:“好!就这般定下来!”
搞定司马朗,刘辩冷不丁地环顾一众学子们,扬声道:“诸位,明日我和司马朗兄台继续地比试念书,尔等要不要再来旁听围观”
不给众人开口的机会,刘辩又道:“在下有一不情之请,还请诸位帮忙!我喜欢收藏珍贵书籍,想将「北海书院」的所有古籍都抄录一份,带回老家南皮县,作纪念也罢,作珍藏也行,随你们怎么想都行,不知你们可愿帮我
另外,诸位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你们现在所记写的《周易》内容无论完不完整,我都想买回……我出一百钱,你们肯将手中纸张卖于我吗”
一众学子们:“……”
现场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刘辩神奇的想法给震惊到了。
半晌,就听一名女学子说:“何师兄,你明天还和司马朗师兄比试的话,能不能读《太平经》”
太平经
——是《太平要术》!
刘辩心中诧异:传闻黄巾起义时,其贼首叫那个谁来着,张角不就从南华老仙的手里,传承到《太平要术》了么……咳咳咳!
南华老仙是虚构人物来着,选自《三国演义》……尴尬了!他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搞混淆了!
总之,《太平要术》……啊~呸!是《太平经》,乃第一部道教经典,在当今时代地位相当崇高,尽管官府起初曾批评《太平经》是「妖妄不经」,可却架不住汉帝,他的便宜父皇,竟是赞同此经!
那啥,黄巾起义不久被剿灭后,朝廷不是把此书销毁了么
怎地,竟有备份啊
刘辩胡乱地想起,又记起此书卷数之多,共有一百十七卷!
一百十七卷诶!一百十七卷诶!!
虽说总共字数约有二十三万,可要把它读完,没几天那也是甭想!
吞了吞口水,刘辩轻微地苦脸,却应道:“好,只要你能找来两卷《太平经》,我就和司马朗兄一起诵读,总有读完的那一天!在那期间,如果司马朗兄读错了……”
目光一瞥,刘辩瞥向司马朗。
司马朗还未答话,司马懿就抢先地开口:
“那不可能!”
“说大话谁不会”紧接地,诸葛亮接话,替刘辩说话。
“你——”司马懿瞪向诸葛亮,而诸葛亮亦不甘示弱地回瞪司马懿。
好熟悉的画面!
刘辩心生感慨:好像不久之前,我就见到过一、一两次
刘辩面瘫了一张脸。
那位女学子可算惊醒梦中人。但闻刘辩连同司马朗一起,答应会读《太平经》后,众人的心思可谓活跃开来:一名大胆的男学子朗声道:
“何师兄,待《太平经》你们读完,仍不分胜负,要不要再念一首诗《离骚》我保证《离骚》里的古字极多,极容易出错!”
“何师兄,假如《离骚》还没分出胜负,你和司马朗师兄能不能再把《六韬》读一遍”
“读《山海经》!读《山海经》!里面有许多神话传说!”
“读《黄帝外经》才是王道!听过《黄帝内经》,谁听过《黄帝外经》”
“读《鲁班书》!读《鲁班书》!妥妥儿古籍,绝对符合何师兄你的要求!”
……吧啦吧啦地,众学子们反客为主,忙不迭地推荐古籍,好生愉快,直把刘辩和司马朗今后的比试内容安排得明明白白。
刘辩只差风中凌乱,哭笑不得地注视一众学子们,却是爽快地全都应下!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