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待杨夫子前来,宣布临时当裁判,众学子们才倏地安静下来。
人人都瞪大双眼,不可思议地注视诸葛亮和司马懿,完全想不到这两个半大的小少年竟把夫子喊来,就只为比试写字
这也太夸张了!
唯有此时,众学子们才惊觉这场小少年玩闹式的比试确实有了盼头。
大家默契地站成一圈,聆听杨夫子点香说「开始」,而诸葛亮和司马懿真持笔蘸墨,写起字来——
俩人似是提前练习了一般,下笔可谓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完全没有任何停滞,且书写文书都一笔一划,颇是端正,一点也不歪歪扭扭。
以小少年的年纪而言,俩人的表现已是相当出彩了。
尤其是诸葛亮,比司马懿略小两岁,其字竟也不逊于司马懿!
“阿亮的字有这么好看吗”近距离地欣赏诸葛亮写字半天,刘辩后退几步,退离诸葛亮的身边,小声地询问,生怕打扰到诸葛亮。
“确有进步,为难阿亮每晚都在练字。”回答他的人,乃是徐庶。
嗯
每晚练字!
刘辩吃了一惊,又觉得这很正常,毕竟对方是诸葛亮啊
手托下巴,刘辩毫不吝啬地夸道:“阿亮真厉害。”
徐庶嘴角勾起一抹弧度,欣然地赞同道:“没错。”
刘辩和徐庶频繁地来回绕路,欣赏起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书法」水平,不约而同地赞美诸葛亮的字比司马懿更加俊秀……哪怕声音再小,亦被诸葛亮和司马懿听个正着!
司马懿抿了抿嘴,表情相当不痛快;而诸葛亮,则一脸淡定,波澜不惊。
但是,没人能猜到,诸葛亮是多么喜悦。
如何不能喜悦——听着刘辩殿下变着样夸奖自个儿……那是一件特别美妙之事,这才是诸葛亮本身真正的用意啊!
诸葛亮只想告诉刘辩:经过数天的努力,自己也能做到识字、写书,甚至写得不比旁人逊色……所以,殿下,你该多看一看我了。
我并不比别人差。
诸葛亮心绪万千,但在下一刻……
冷静!冷静!保持注意力集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不要胡思乱想!!
诸葛亮面不改色地舒了舒气,娴熟地抛开杂念——
从现在起,专注抄写「七法」,不要想有的没的!
「……世主所贵者宝也,所亲者戚也,所爱者民也,所重者爵禄也,亡君则不然,致所贵,非宝也,致所亲,非戚也;致所爱,非民也;致所重,非爵禄也,故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
哧吭哧吭地,诸葛亮放空思绪,专心写字。
眼见诸葛亮和司马懿专心致志,杨夫子却忍不住地给众人讲解起「七法」了。
此是杨夫子额外的考核:虽说二人都在比练字,但若不受外界干扰,而完成任务者,也能窥其心志,锻炼心态啊
杨夫子把《七法》讲给众学子们听去,又令众学子大有茅塞顿开之感。
末了,杨夫子讲课的期间,诸葛亮和司马懿果真不受影响,兀自地写写写。
尔后,待杨夫子把「七法」讲通透了,诸葛亮和司马懿果然一同地完成「七法」内容的抄录了。
杨夫子二度派上用场了:将诸葛亮和司马懿所写的「七法」置于案头,杨夫子当众比较了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字迹,最终判定是诸葛亮获胜——
诸葛亮的字比司马懿更好!
意识到这点的司马懿耷拉脸庞,却又飞快地收拾好心情,对诸葛亮拱手说:“是你赢了,我收回之前的失言,求你原谅,不要放在心上!”
诸葛亮微微一笑,也大方地说:“我原谅你了!”
把头一转,诸葛亮转向刘辩,开心道:“辩哥,我赢了!”
——是的,你赢了!
恭喜你也赢得一众学子们的关注和佩服!
自今起,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大名,也传遍整个「北海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