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孙策拍了拍胸口,豪迈地许诺。
周瑜也颔首,态度认真。
“那不就行了”刘辩两眼弯弯,“那我们就结拜罢!”
就像刘、关、张那样,也来一个「北海结义」得了!
想到这里,刘辩遂与孙策、周瑜商议,要在「北海书院」里最美的地方结拜。
于是乎,刘辩、孙策和周瑜这三人找啊找,真就在「北海书院」的池塘附近,找到了一处最美的地方:一片竹林!
彼时,塘里的莲虽未盛开,却见池边长有一片竹林,翠绿翠绿的,颇是雅静。
刘辩先是道:“可惜了!若是莲开了,是不是会比竹林更加好看”
比起竹林,他挺想看到一池美莲。
周瑜笑出声来,却道:“我倒是欣赏竹林长青不败,高尚不俗,比起莲只在盛夏才开,竹林可是常年都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呢我就欣赏它的永恒不改。”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便见孙策抚掌说:“阿瑜说的不错,我也觉得竹林不错,不如就在竹林结拜罢但愿我们三人的情义犹如竹林,年年不败!”
孙策和周瑜都这么说了,刘辩还能说甚么呢——拍了拍手,刘辩说:
“好!就依两位兄长罢!”
之后,刘辩、孙策和周瑜约定明日午时于竹林结拜。
末了,三人连忙准备祭礼,如购买水果枣、李、栗、杏或桃,以及相关的烧香之物。待到次日午后时分,刘辩、孙策和周瑜备好礼物,果真聚于竹林。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觉新鲜又奇妙,不由地笑起。
尔后,三人捣鼓祭礼等项,焚香而拜,说誓道:
“念孙策、周瑜、刘辩,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这段誓词当然也是事先讨论好的!
刘辩闷笑:啊哈~和「桃园三结义」一样的誓言~
誓毕,拜孙策为兄,周瑜次之,刘辩为弟。
“大哥!”周瑜和刘辩朝孙策抱拳鞠躬。
孙策扶起周瑜和刘辩,亦唤道:“二弟!三弟!”
“——哈哈哈哈!”三人开心地大笑。
有了结义兄弟这一层关系,刘辩说:“大哥,二哥,明天我虽要告别「北海书院」了,但是我们三人之间的情谊,却不会随着距离的改变而改变……弟会在南皮县期待与两位兄长的再次重逢!”
说得孙策嗫嚅了嘴唇,几次都想反悔的模样,却终是慎重道:“三弟放心,我和二弟绝对会去南皮县找你,绝对!!”
得到保证后,刘辩长舒一口气,用坚定的口吻说:“弟记下了。两位师兄一定要来啊可不许忘记约定!”
“不会忘的。”孙策说。
周瑜也说:“年底就找你。”
三人相视微笑,又默契地清扫起现场,直至竹林恢复如初。
最后,三人走出竹林,正要挥手道别,忽听一道声音说:
“哎呀!原来你们在这儿——可算找着你们了!”
咦
刘辩、孙策和周瑜怔了一怔,寻声一望,望见司马朗跑来。
司马朗的身后,还跟着何先!
一见刘辩,何先下意识道:“——公子!司马朗公子非要找你,我拦不住……”
你若拦不住,那就没人能拦住了!
刘辩默默地吐槽:谁信啊
若不是顾及自身的形象,刘辩真想翻个白眼。
却听司马朗解释说:“都说你明天就要离开了,我和大伙儿都商量好了,要给你饯行——”
饯行
刘辩挑眉,好不稀奇。
“来罢!你们快跟我来!”司马朗说。
示意刘辩、孙策和周瑜跟上前来。